1、从新原则。
当事人的诉、辩内容前后矛盾,按照从新的原则归纳诉、辩内容。如第一次开庭陈诉请求与第二次陈诉请求不一致,按照第二次开庭陈诉请求为准;起诉书和开庭陈述不一致,按照开庭陈述为准。
2、庭审结束后意见不归纳。
3、归纳从新亦从真。
一个案件中诉讼标的数额如何确定要根据诉讼标的具体类型实际而定。通常情况下,诉讼标的是指民事诉讼案件中要被审理和判断的客观对象,再加上诉讼标的物,他分很多种情况,每一种情况的诉讼标的金额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看实际诉讼案件中,他的诉讼标的物是什么。
一、诉讼标的是不是诉的客体
诉讼标的是诉的客体,是法院裁判的对象。当事人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才到法院进行诉讼的,所以,当事人争执的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便成为法院裁判的对象。当事人之间发生争执并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就可以认为是诉讼标的。
诉具有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类型的诉中,诉讼标的也有所不同。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是原告基于与被告存在的实体法律关系提出的要求被告履行给付义务的请求,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法院确认他与被告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实体法律关系,变更之诉的诉讼标的则是原告请求法院变更或消灭与被告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
诉讼标的不同于诉讼标的物,前者是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后者则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对象。例如,在原告依据租赁合同提起的交付出租的房屋的诉讼中,租赁关系是诉讼标的,房屋则是诉讼标的物。任何一个案件都具有一个特定的诉讼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存在诉讼标的物。
二、诉讼离婚开庭流程是怎样的
诉讼离婚的开庭流程:
1、开庭审理时,审判长会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2、然后,法庭会进行法庭调查,分别按照当事人陈诉、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的顺序进行。
-
关于涉外离婚诉讼的管辖权原则归纳
151人看过
-
第三人的诉讼请求能起诉原告吗
302人看过
-
确定仲裁申诉请求的四个原则
219人看过
-
民诉一个原则三个倒置
394人看过
-
原告诉讼请求的确定
115人看过
-
诉讼请求被驳回的原因
309人看过
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写明夫妻双方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写明诉讼请求为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如果有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等情况的,则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并附上证明夫妻... 更多>
-
找一个的诉讼请求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3交通事故的处理上,要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来划分双方的责任。肇事车辆一般都已购买了交强险,如果你和对方私了或是和解,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认可赔偿责任。这类案件我们都是通过诉讼把保险公司追加为共同被告,由法院来判决确认保险公司应该在交强险的范围内承担的赔付责任,所以与对方最好不要协商解决此事。赔偿费用方面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老人和孩子的抚养费和赡养
-
三大诉讼原则有什么特点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进行诉讼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4、审判公开进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据法律可以规定例外。 5、实行回避制。 6、实行两审终审制。 7、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8、被告人、当事人有权进行辩护,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律师承担法定的司法援助义务。
-
三大诉讼法共同基本原则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2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共同基本原则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进行诉讼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审判公开进行,但在刑事案件中,根据法律可以规定例外。5.实行回避制。实行两审终审制。7.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8.
-
请问原告缴纳的诉讼费是起诉标的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5原告缴纳的诉讼费不属于起诉标的,而是可以写在诉讼请求中。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受理案件会要求原告缴纳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及其它费用。原告可以在诉讼请求中写上费用由被告承担,但是诉讼费不是诉讼标的,民事诉讼的标的是双方争议的人身财产关系。
-
诉讼请求归还财产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就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