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11:40:56 171 人看过

一、宪法司法解释的含义

宪法解释,是指对宪法条文的含义所做的说明。按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可分为权威解释和学理解释。前者由有权机关进行,如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美国、日本等国的司法机关,法国的宪法委员会等,这种解释具有宪法效力。后者为学术上的探讨,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宪法解释,对于保证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宪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阐释宪法精神;二是补充宪法缺漏;三是适应社会的发展;四是保障宪法权威,维护法制统一;五是判定违宪行为。

宪法解释的作用直接涉及到宪法解释的存在根据,同时,它也是确定宪法解释原则的前提条件。尽管宪法解释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运行的具体特点有所不同,但宪法解释的意义从本质上说是同宪法解释的对象的性质相关的。宪法解释的对象笼统地说就是宪法,但作为宪法解释对象的宪法它是个别和一般、形式和内容、部分和整体、历史和现实、语言和逻辑、主观和客观等哲学属性的统一,宪法解释正是在鉴别宪法的事实诸项特征的过程中获得其自身的存在价值的。

宪法解释的第一作用就是通过对宪法条文的词素、词、词组和句子的特定的语言学意义的说明和解释,使人们准确地了解宪法条文的准确含义,尤其是宪法条文中特定的名词术语所具有的专门的宪法意义。

宪法解释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分析由宪法条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宪法规范的特征,准确地界定宪法规范适用的事实前提以及宪法规范的适用范围,并对宪法条文中未明确表达出来的宪法规范依照宪法规范自身构成的逻辑要求进行类推,确认其存在;同时还可以对宪法条文中已经表达出来的宪法规范作发生条件和适用范围的限制;此外,还可以对通过宪法条文表达出来的不太完善的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宪法解释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对那些通过宪法条文表现出来的宪法原则作内涵和外延上的进一步说明,同时对这些宪法原则确立一些比较具体的适用范围,并把这些宪法原则同具体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联系起来。

宪法解释的第四个作用就是通过说明不同的宪法规范之间的联系,宪法规范和宪法原则之间的法律关系来说明宪法所具有的完整的法律结构;而对于不成文宪法来说,有助于构建一个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相互作用的宪法规范体系。

宪法解释的第五个作用就是通过明确宪法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确立宪法作为一国根本法的法律地位。

二、宪法司法解释是否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宪法司法解释不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宪法都是很总纲性的内容,具体什么是指的什么,全靠主观理解。要是法院可以用宪法裁判,那就是说宪法里面每一条什么内容,法院说了算。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那我国的法院的权力可以说可以和人大一样大了。在国外,三权独立。法院手中的武器就是宪法,法院因为可以使用宪法,所以法院可以抵抗政府,立法机关。我国,不是三权独立。我国是在人大最高权的体制下,三权分立。人大手握宪法,体现最高权。然后,人大立法,国务院行政,法院司法,体现分立。

很多学习法律的人都知道,虽然宪法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作为法治国家,宪法作为一个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因为历史、政治等各方面原因,这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宪法司法解释不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政体和国体的性质决定的,具体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解释相关文章
  • 宪法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的立法之本,任何法律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司法解释,宪法亦是如此,那么,宪法的司法解释是什么?即对于宪法中做出的常人无法理解或存在误解的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定义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精神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所作的说明。宪法解释具有宪法效力。宪法解释制度是伴随着宪法的出现而产生的。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宪法,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然而,要实施宪法,就必然会遇到对宪法规范的理解问题,这就需要对宪法有关规定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解释。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例。为了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性,加之宪法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可能经常采用修改的方式发展宪法。而宪法惯例又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宪法解释就成为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根据
    2023-06-03
    216人看过
  • 酒后驾车的法律解释和判决依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驾标准如下:1、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2、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处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饮酒驾驶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
    2023-07-04
    283人看过
  •  能否将最高法判决作为依据?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民事诉讼中,如果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已确认了案件的事实,就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无需举证证明。但是,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生效判决的除外。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对法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而且应当将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视为法律依据。由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具有司法解释性质,因此对法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本案的事实已被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无需举证证明了,但是,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生效判决的除外。 最 高 法 批 复 的 法 律 效 力根据批复的标题,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道关于法律效力的法律分析题目。批复是最高法针对某一具体案件的答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批复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批复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解决方式进行了明确,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了直
    2023-09-08
    60人看过
  • 法院判决能作为行政依据么
    一、法院判决能作为行政依据么?法院判决可以作为行政依据,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有具有法律效力。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2、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2024-01-24
    226人看过
  • 法院可以作为抓人的依据抓捕吗
    法院可以异地抓人,但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打黑办可以直接抓人吗打黑办可以直接抓人。打黑办对确有证据证明存在黑恶犯罪的行为人是可以直接抓人的。打黑办属于由政府牵头,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武警都有人员参加,主要任务是打击黑恶势力,完成任务后应当解散的临时机构。打黑办的权利:1、承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日常工作,负责掌握扫黑除恶活动动态,做好统筹规划、协调联络、上传下达等工作;2、协调、沟通各部门扫黑除恶的工作开展,对工作迟缓、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要跟踪掌握,加强督查,督促整改纠正;3、起草有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文件、会议纪要、阶段性总结。汇总、统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4、受理群众举报,对掌握的线索建立相关台账,按照分级分类,移送等办法及时
    2023-08-13
    219人看过
  • 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
    宪法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更有人说:宪法是人民意志与自由权利诉求的圣经。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普遍性要求其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稳定,不得轻易变动,因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标准。宪法解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出现的,并且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宪法解释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做出的说明[1]383。它的出现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阐释宪法的精神,补充宪法缺漏,有些国家规定宪法法院可以审查法令、行为是否违宪。笔者认为宪法解释活动作为宪法创制的一种形式必须考虑下列重要问题。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这种解释通常是在法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的,是针对法律规定不明确或不清楚之处所做的说明。由于成文法本身的局限性,一部法律一被制
    2023-04-24
    131人看过
  • 评估报告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吗
    评估报告不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可以作为证据。评估报告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分析,帮助法庭或相关方了解特定事实或情况,并在法律案件中作为证据的一部分进行考量。作为证据的评估报告需要由合法、合规的评估机构出具,且评估机构需要获得相关资质和证书。评估报告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且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需要遵守评估准则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024-04-27
    287人看过
  • 借条是否可作为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
    我国采登记立案制度。也即对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合同纠纷中,只要起诉的当事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管辖,就应当立案。合同纠纷加工行为地可以立案吗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合同对方不守诚信、违约的麻烦事,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说到诉讼,首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便是到哪里立案起诉对方的问题。那么合同纠纷加工行为地可以立案吗?这个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首先如果合同双方在原来的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是约定了非合同履行地作为双方纠纷的管辖地,则应当以双方的约定为准,加工行为地就不能立案了。当然如果合同中双方约定了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的话,则加工行为地法院便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地二
    2023-07-02
    444人看过
  •  受贿罪判定依据: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
    受贿罪判断标准包括受贿金额、索贿情况、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受贿罪分为较大金额、巨大金额和特别巨大金额三种,其中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较大金额,受贿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属于巨大金额,受贿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属于特别巨大金额。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别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别人财物,为别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数额的判断标准如下:1.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较大金额;2.受贿人曾多次索贿;3.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和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4.为了使别人获得升职或调整机会;5.受贿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属于巨大金额。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别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别人财物,为别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受 贿 罪 认 定 标 准 : 利 益 得 失 与 职 权 影 响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
    2023-09-12
    343人看过
  • 司法确认的判决依据
    司法确认制度是指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纠纷,经过一些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需要经过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或者是双方当事人签署协议之后,如果双方认为有必要,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协议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效力的制度。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法释〔201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己于2011年3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30日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为了规范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当事人根据《
    2023-07-04
    169人看过
  • 公司法司法解释2024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一、公司法司法解释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公司法司法解释2018的法律依据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14修正)。(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2014年2月20日发布法释[2014]2号。二、主要内容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
    2024-02-01
    276人看过
  • 宪法规定负责解释宪法的是
    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即最高立法机构负责解释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具体架构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架构应当建立在宪法解释类型化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讲,宪法解释包括两类,即宪法含义之解释与法令有无抵触宪法之解释。具体述之:(一)宪法含义之解释宪法含义之解释,并非出于存在违宪的疑虑,而是宪法解释机关为了使人民明确宪法的内涵,以助于遵守,从而对宪法条文的含义所作的阐述。此类宪法解释可以由宪法解释机关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基于职权主动发起,亦可由宪法适用机关就适用宪法发生疑虑之事项,声请宪法解释机关进行宪法含义的说明。该宪法解释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宪
    2023-07-24
    231人看过
  • 手写承诺书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吗
    个人手写的证明或承诺书符合以下条件就是有法律效力的:个人手写的证明或承诺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个人手写的证明或承诺书的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个人手写的证明或承诺书的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法律规定合同可以是书面、口头或其他法定形式。手写承诺书的法律效应对方手写协议或承诺,只要同时符合对方有关民事行为能力、内容合法的规定,并由对方亲自签名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
    2023-07-29
    197人看过
  • 庭前会议作为判决依据吗
    庭前会议对于最终的判决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正式开庭之前,审判组成员有权力召集公诉人员、被告及其辩护律师以及诉讼代理人,共同针对回避事宜、证人到场确认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涉及审判过程中各项细节的关键议题进行讨论并获取各方反馈。《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四条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一)是否对案件管辖有异议;(二)是否申请有关人员回避;(三)是否申请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但未随案移送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四)是否提供新的证据;(五)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六)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七)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八)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
    2024-05-08
    318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精神对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所作的说明。宪法解释具有宪法效力。 宪法解释制度是伴随着宪法的出现而产生的。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宪法,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 更多>

    #宪法解释
    相关咨询
    • 为什么的修改要以宪法为依据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7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规定的依据。
    • 定伤情可以作为司法鉴定的依据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22
      律师解答 司法鉴定伤情是证据。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以下材料,都是证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等。司法鉴定属于其中的鉴定意见。
    • 调解协议可以作为司法解释用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3
      调解协议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的,是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内容之一,因此,调解书也可以作为执行依据。
    • 滥用职权罪司法解释的制作依据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工作中,负有组织、协调、指挥、灾害调查、控制、医疗救治、信息传递、交通运输、物资保障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 判决书能作为以后追款的依据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0
      可以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而如果当事人已经有生效的有关诈骗犯罪的刑事判决的,法院在刑事判中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不需要当事人再行提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所以,当事人可以直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为证据,向对方追讨被诈骗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规律及定理;(三)根据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