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车醉驾取保候审期间手机会被监控吗
醉驾取保候审的嫌疑人的手机不会被监听。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对下列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案件。
2、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3、集团性、系列性、跨区域性重大犯罪案件。
4、利用电信、计算机网络、寄递渠道等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以及针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依法可能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公安机关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果擅自违反的,比如说无故缺席检察院的传唤,擅自离开居住地所在城市未经批准的,都有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甚至被重新逮捕羁押。
-
取保候审期间手机会被监控么?怎么样才能不被监控
463人看过
-
我国取保候审会不会监控手机
171人看过
-
取保候审还需要监控手机吗?
387人看过
-
取保候审后警察会监控你的手机吗
292人看过
-
取保期间醉驾可以缓刑吗,取保期间醉驾会被收监吗
223人看过
-
检察院取保候审公安会监控家人手机吗
494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取保候审期间会被监听吗,取保候审手机会被监听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6是否监听看取保候审机关。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和酌定义务,则应视情节轻重没收保证金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对于不宜再取保候审的,可以监视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对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对于需要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的,执行机关作出决定后应当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告知
-
监视居住期间手机卡会被取保候审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3保释候审期间的电话号码是否被监控,取决于案件处理机关是否需要,不能一概而论。执行机关可以通过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控方监督被监视居住的嫌疑人和被告人遵守监视居住规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监控被监视居住的嫌疑人的通信。保释候审是指调查机关责令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支付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其不逃避或者妨碍调查,并遵循的强制措施。它通常是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限制其行动自由的嫌疑人。
-
醉驾取保要开车了,醉驾取保候审期间开车怎么处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
-
-
醉驾开车被监控会怎样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161.在我国醉驾得车辆会被监控,而且会得到相应的处罚。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