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工资债权优先受偿的限制:以不违背公平原则为前提
(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不享有优先权。
现代社会,企业对其高级管理人员一般实行绩效考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一般都比普通工人的工资高出几倍。因此,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工人工资,人身权性质明显减弱。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而无最高工资限定。如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也按普通工人的工资对待,受偿顺序又在建筑工程承包款和抵押权之前,必然会遭致建筑工程承包人和抵押权人的强烈反对,反而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违背了工资优先于建筑工程承包款和抵押权的初衷。执行实践中,也出现了企业虚报高额工资,骗取劳动仲裁裁决,进而申请法院执行,以套取被处置企业财产的情形。这侵害了其他不特定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也违背了法治的公平和正义原则。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应参照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部分的薪金,和普通工人工资一样,予以优先分配。剩余部分的薪金则按照普通债权进行清偿,不享有优先权。
(二)工资优先受偿在时间上应作出限制。
这是因为:第一,工资的给付具有及时性。工资是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薪金,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以上规定确定了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的时间限制。第二,劳动争议纠纷的处理具有及时性。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确定了劳动纠纷处理期限应当及时。第三,劳动者应当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多渠道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一旦企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应立即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工资优先受偿在时间上应作出必要的限制。结合执行实践,普通工人工资一般应当限定在一年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部分的薪金也限定在一年内。时间过长,对其他债权人是不公平的。超出一年以上的工资,同样应按照普通债权进行清偿。另外,笔者认为,门卫和保安人员的工资优先期间,在一年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延长至被执行的财产处置交付完毕时止。
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兰世民
《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如何去适用运用公平原则
433人看过
-
公平原则与平等原则的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496人看过
-
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情形有
475人看过
-
侵权责任公平原则如何适用
50人看过
-
什么是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是什么
409人看过
-
民法典中适用公平原则的情形
99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什么是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23公平责任是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的责任。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的情形。 2.因紧急避免造成损害。 3.行为人见义勇为而遭受损害的。 4.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损害,当事人均无过错的,适用公平原则。 5.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
-
如何正确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2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1、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这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基本条件。 2、有较严重的损害发生。 3、不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失,有违公平的民法理念。
-
什么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9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无过错、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要求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不赔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实际情况,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中国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应当具备三个条件:1、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过错。这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基本条件;2、有较严重的损害发生;3、不由双方当事人分担损失,有违公平的民法理
-
公平原则应如何用体现公平性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4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
效力公平原则适用范围如何确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27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具体如下:一、公平责任在不考虑当事人的过失和过失程度的情况下,根据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受害者的损害程度公平考虑决定责任。因此,法官决定责任时,不考虑当事人的行为,而考虑当事人的损害程度和负担能力。二、对当事人的损害可能是单方面的,也可能是双方的损害。但无论哪一种,都仅限于财产损失,而且只限于直接的经济损失,不包括利润损失,未来利益的损失等间接损失。同时,损害必须比较严重,如果只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