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网络诈骗的行为人所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在诉讼时效内起诉;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要具有管辖权;起诉时要提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网络诈骗的特点
1.网络诈骗犯罪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
网络诈骗并不像传统I乍骗有具体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点不一致,行为人与受害人无需见面,般只通过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就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犯罪。犯罪嫌疑人在作案I时常常刻意用虚构事实、隐瞒身份,加上各种代理、匿名服务,使得犯罪主体的真实身份深度隐藏,从而难以确定嫌疑人所在地。同时,行骗人往往还利用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异地异人取款、电活“黑卡”等手段隐藏,得手后立即销毁网上网下证据,使得隐蔽程度更高,导致网络诈骗犯罪急速上升,打击难度也越来越大。
2.网络诈骗犯罪网络呈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
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年龄均不大,文化程度较低。且作案人籍贯或活动区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点。某些地区因网络诈骗犯罪行为高发、手段相对固定而成为网络诈骗的高危地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呈现现家族化、集团化发展趋势。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诈骗的地域特征明显,不意味着某种作案手法只有高危地区、高危人群才会实施,而是该类型的诈骗案件呈现以某一高危地区人员实施较多的特征。
3.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产业化
由于我国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地域产业化特点,在这些高危地区往往围绕某种诈骗手法形成了上下游产业式,且逐渐形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地下产业链发展。
由于时代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存在的网络诈骗不文明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引诱人们上当受骗,从而获得不当利益。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人们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于网络诈骗涉及金额较大的犯罪人员将给予严厉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网络贷款起诉我恶意诈骗
340人看过
-
2023遇到网络诈骗报警要注意什么问题
424人看过
-
一般网络诈骗案怎么定罪,网络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342人看过
-
防范网络诈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和细节
416人看过
-
确认是否为网络诈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67人看过
-
网络诈骗立案后需注意的准备工作
366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网络侵犯名誉权起诉需要注意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31、保存好证据,拷贝网上对当事人攻击诋毁的图片或者网页(最好是一段时间内的,拷贝同时要注意时间的连续性)。 2、提供侵权者的真实资料,法院不受理网络名字。被侵权者可提供证据申请当地公安机关查出此人。 3、掌握一段时间的证据后,向公安机关出示证据查出此人,并到侵权者住所处法院起诉。 4、被侵权者在两年内都有对侵权者提出上诉的权利。
-
网络诈骗案向法院起诉需要什么材料?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081、民事起诉书(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 2、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
合同诈骗起诉书要注意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5根据法律规定,书写合同要注意的事项有:注意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或住所;注意合同的标的、数量或质量或价款或报酬;注意合同的履行方式或履行期限等;注意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
-
信用卡诈骗人法院起诉需要注意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0如果一直逾期不还款,不仅有滞纳金还会产生个人不良信用记录,5年内就不能再申请信用卡和银行贷款了。超过三个月或银行两次催款后还没还款,银行就会起诉你信用卡诈骗及恶意透支,法院强制执行
-
网上经济诈骗纠纷起诉状注意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4(一)首部应依次写明 文书名称“民事起诉状”,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原告应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被告基本情况的写法和原告相同,如有的项目不知道的,可以不写,但必须写明被告的姓名或名称与住址或所在地址。因为“有明确的被告”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法定条件之一。如有的被告下落不明(如离婚案件的对方当事人),则要说明原因和有关情况。 关于“住所、住址、所在地址”的提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