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什么法律手段来解决劳动纠纷
处理劳动纠纷的方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原则是什么
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有以下这些:
1.着重调解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手段,并且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始终。
2.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必须及时处理。
3.合法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适用的重要原则,也是劳动争议工作处理的准则。
4.公正原则劳动关系的特征决定劳动关系是一种隶属关系,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所以坚持公正原则是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则。
三、劳动纠纷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n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n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n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工程合同纠纷可以使用哪些法律手段来解决
79人看过
-
有哪些法律手段可以解决劳动争议纠纷问题
333人看过
-
法律手段在解决房地产纠纷中的作用
368人看过
-
子女抚养纠纷问题如何用法律手段解决
145人看过
-
遇到校园高利贷能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307人看过
-
劳动纠纷应该采取哪些合理手段解决
260人看过
-
劳资纠纷利用什么方法解决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08发生劳资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解决: 1、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不能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仲裁。不愿调解、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或者一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
-
如何采取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16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如果认为执行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如果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了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撤销或改正;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将裁定驳回。 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如果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
-
-
可以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欠款问题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6如果债权人决定采取报警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此类事务涉及的通常是民事法律范畴,而不是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 如果一方在借贷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并且数额较大,就可能导致刑事案件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报警求助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途径。 对于未偿还的债务问题,强烈建议的做法是直接将相关当事人诉诸人民法院进行裁决。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别人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