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恶意诉讼人诉讼请求,如果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提出损害赔偿。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分析
我们需要根据恶意诉讼的特殊性,尤其还要根据专利制度的特殊性来一一分析一般侵权行为的四要素在专利恶意诉讼中的适用性。
首先是当事人提起了特定的民事诉讼。如果当事人仅有进行恶意诉讼的意图,或者仅有为提起恶意诉讼的相关违法行为而并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则不应将其意图或者为恶意诉讼而采取的违法行为看作恶意诉讼。因为此时违法行为并没有与特定诉讼真正联系起来,虽然该违法行为会损害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客观上还不会对相关当事人造成诉讼损害。
1.主观过错
由于恶意诉讼是指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在缺乏实体权利或者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的情形下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的行为。正常运用诉权的原告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恶意诉讼的提起者在主观上有损害相对人的故意,其提起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分散竞争对手注意力或消耗对手,或者损害竞争对手的企业形象,或者阻止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或客户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当其竞争对手的客户的合作伙伴是跨国大公司时,这一招非常奏效,因为国外大公司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只要有一点潜在的专利风险都将会停止合作。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是以行为人借助专利法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的规定,将明知早已公开技术方案申请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授权后到法院起诉其竞争对手侵权。当然也包括利用其自身的大量专利挑出一些仅相关的专利来提起诉讼的行为,以期消耗对手、甚至拖垮对手,极大损害对手的企业形象,也威慑和吓跑了对手的客户。
显然,当事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是最关键的因素,诉讼的正义与恶意因此而区分。恶意诉讼是当事人故意提起且具有不当、不法目的的诉讼行为。案件一中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后认定,“李中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以恶意申请并应当被认定自始无效的专利权对通发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致使通发公司在诉讼中遭受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恶意诉讼的主观过错只限于故意,过失即使是重大过失不应当成为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恶意诉讼之“恶意”就在于行为人在提起诉讼时的不正当或不诚实的心理状态,表明了行为人具有积极侵害他人权利和利益的动机。诉权本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该诉讼是否具有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即能否胜诉,当事人并不能完全确定,即使在有律师帮助的情况下也是有困难的,这是由民事诉讼和专利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造成的。过失在客观上虽与故意在外面表现上差不多,但过失即使是重大过失也表明了当事人没有采取积极的行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动机。从我国当前的法律实践来看,恶意诉讼的范围也不宜过宽,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还不强,如果将恶意诉讼的范围界定得过宽,势必会打击和抑制当事人的诉讼积极性。因此,恶意诉讼的主观要件应确定为故意。
2.行为违法性
行为违法性要件是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很多学者也认为是专利恶意诉讼必须要具备的要件。专利恶意诉讼通常是行为人为损害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将已经公开的技术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然后到法院起诉竞争对手的行为。本文给出的三个案例均是如此。通常,恶意诉讼的提起更多时候并不是针对于案件本身,而是借助非法行为或手段提出恶意诉讼以达到诉讼之外的非法目的,并造成被诉人的相应损害后果,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侵权行为。
提起诉讼本身是当事人的一种基本权利,这是法律保护的权利,因此专利恶意诉讼的“提出诉讼”本身的这个行为,本质上不是一个违法行为,至少形式上为合法行为;而将已公开技术申请为专利的行为虽然不是合法的行为,但显然是这个诉讼之外的行为。况且专利恶意诉讼并不仅仅是利用问题专利来提起诉讼的行为,还包括将自己合法的专利(只是与对方产品有相关性,但对方产品不侵权的专利)为了不正当利益提起的诉讼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申请专利还是提起诉讼,都是形式上合法的行为。之所以为恶意,是在于行使的诉权没有合法依据或者缺乏合法合理的诉讼理由,即没有法定的诉讼依据。
因此,判断专利恶意诉讼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就是其缺乏合法合理的诉讼理由,包括缺乏实体上的胜诉理由或程序上的合法权利,这是区分和界定恶意诉讼的外在因素和根本性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为明知自己显然没有或根本没有胜诉的事实理由和法律理由,但侥幸希望或试图使法官错误判定自己有胜诉的事实和法律理由,从而达到非法目的。
-
解决恶意诉讼的策略
53人看过
-
对于恶意专利怎么办
94人看过
-
恶意诉讼怎么写诉讼状
445人看过
-
恶意取得专利权怎么办?
488人看过
-
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恶意诉讼怎么处理?
365人看过
-
商标恶意诉讼怎么起诉
370人看过
恶意诉讼是指行为人明知没有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故意提起诉讼的行为。 恶意诉讼的一般表现主要有,一是恶意选择法院管辖和管辖法院,二是恶意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三是冒用他人名义为提起诉讼做准备,四是恶意制造诉... 更多>
-
专利权恶意诉讼与专利侵权的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专利侵权被告以原告的专利权已经超过保护期、已经被权利人放弃、已经被中国专利局撤销或者已经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无效进行抗辩的,就是专利权滥用抗辩。 原告恶意取得专利权,并滥用专利权进行侵权诉讼就是专利权恶意诉讼。恶意取得专利权,是指将明知不应当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故意采取规避法律或者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专利权,在恶意诉讼的认定中,当事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是最关键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不正当利益或制止他
-
什么是专利权滥用抗辩?什么是专利权恶意诉讼?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2专利侵权被告以原告的专利权已经超过保护期、已经被权利人放弃、已经被中国专利局撤销或者已经被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无效进行抗辩的,就是专利权滥用抗辩。 原告恶意取得专利权,并滥用专利权进行侵权诉讼就是专利权恶意诉讼。恶意取得专利权,是指将明知不应当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故意采取规避法律或者不正当手段获得了专利权,在恶意诉讼的认定中,当事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是最关键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不正当利益或制止他
-
域名为恶意怎么解决?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08恶意域名解决办法: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委员会,提起域名争议解决。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视其情节分别予以个人或单位的罚款、停止其网上活动、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等。
-
恶意举报怎么解决啊?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恶意举报怎么处理受到他人恶意举报的,如果是意图让被举报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就是属于诬告陷害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举报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公民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的时候,举报的内容是需要有事实依据的,公民不能进行恶意的举报,如果举报是违法的,意图陷害他人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
-
恶意诉讼的恶意诉讼的法律依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05恶意诉讼侵权属于一般侵权,但不同于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它不仅要求侵权人主观过错,还要求侵权人的动机是恶意的,即提起诉讼的动机是不正当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