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车辆的违章扣分是不能够找其他人代扣分的。其他人必须要有营运证才可以带库房。驾驶证代扣分属于提供虚假证言的违法行为。新交规规定,每辆车最多可以用三本驾照扣分,每本驾照最多也只能帮三辆车扣分。驾照代扣分就是拿自己驾照帮别人车辆扣分,或者拿别人驾照帮自己车辆扣分。现在必须是驾照本人去交警队才能办理扣分。
营运车辆串线处罚规定
营运车辆串线处罚规定如下:
1、白色实线。这条白色实线的作用是分隔同向车道,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强制变道,一旦被拍到,就是罚款100扣1分;
2、单黄实线。一般设置在车流量较小,路宽较窄的地方。在没有特殊情况踏越就会罚款100元并扣3分处理;
3、双黄实线。一般设置在四车道的道路,用来分离对向车道,如果踏越双黄实线就会出现逆行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4、黄色禁止停车线。这种指示表现通常会设置在道路旁,表示不能停车的,如果被违章拍摄系统拍取到就会罚款200元,并不扣分处理;
5、专用车道线。所谓的专用车道是指公交车专用道、特定车辆专用道、非机动车道等,没按照规定行使者就会被拍到处罚;
6、导流线。这是一种特殊的道路线,在有复杂行驶条件的路口、匝道、掉头车道等位置设置,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如果踏越或者在导流区域停车直接被拍照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
营运车辆被扣分能代扣么
125人看过
-
代扣滴滴营运车违章分数是否现实?
326人看过
-
营运车辆欠款未签订合同,是否可以进行车辆强制扣留?
323人看过
-
2021年营运车辆交通事故扣车规定
199人看过
-
营运车辆不允许扣押
485人看过
-
能否将营运车辆转为非营运车辆,并继续转回营运?
287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非营运车辆能否被运管扣押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两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营运车辆,运输管理部门无权扣押.
-
营运车扣分可以用普通驾照扣分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4-05-06营运车扣分不可以用普通驾照扣分。记分周期是以驾照初次领证日期开始计算的,满12个月即为一个记分周期。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种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与记分同时执行。
-
营运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损失,营运车辆是否应赔偿营运车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7最高人民法院{1999}3号《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的问题的批复》: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的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同时该损失为间接损失,包括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纯利损失、司机工资支出、公路规费、工商运管费、保险费等。 但从该批复可以看出,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停运损失是有条件
-
非营运车辆能否转换为营运车辆?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0营转非指的是将营运车辆转为非营运车辆,主要是指淘汰出租车转为地方牌照。转为地方牌照后的使用年限仍为8年,自出厂之日起8年强制报废,不再年审,没有延缓报废期。根据国家规定,营运车辆转为非营运车辆后,应按营运车辆的规定年限(8年)报废。至于还可以用几年报废,就要看这辆车现在已经用了多久了,8-已经用的年限还可以用的年限。 营运车辆强制报废标准是8年,从第7年就不允许再更新和营转非。如果第6年营转非,
-
合同有扣车这项 扣营运车辆是否违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02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七条: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该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 2、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