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是违法的,对于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一、遇到高空坠物怎么办?
遇到高空坠物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发生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54条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二、高空坠物报案会受理吗?责任该怎么划分?
首先,受伤者应该注意保全证据,对现场从各个角度进行拍照,保存好现场遗落物,注意联系当时目击者。同时,要报警求助。受伤者进入医院救治,尽量向医生进行详细的描述,对砸伤事件要有明确的记载。对医院治疗、检查费用、交通费用、误工费等票据及证据要妥善保管。
尤其应确定侵权行为人,如果有视频设备的小区,及时调取并保存视频记录。如果无法查明,前往侵权地居委会或村委会、街道办等查询了解相关业主信息,如仍然无法查明,及时申请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此间,需重点考虑三点:侵权人、侵权事实、侵权人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按《民法典》规定,事故发生后,应该有责任人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承担相应责任。事故发生后,应该由相应的管理方和业主方承担责任。而这又主要依据业主与管理方签署的相关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还有就是不能够确定责任人。居民住宅楼坠物事件发生后,无法确认具体责任人,则应依据“公平”原则;楼层中可能与事件有关联的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赔偿之后,共同赔偿人再按照过错大小平均地划分赔偿责任。
-
关于高空坠物触犯哪些法律
222人看过
-
刑法关于高空坠物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175人看过
-
关于高空坠物责任认定
140人看过
-
对于高空坠物伤人的有关规定
136人看过
-
高空坠物有哪些法律规定
299人看过
-
有关高空坠物的相关法律
322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国家关于高空坠物的法律法规如何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09《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相较于建筑物的全体使用人,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担责排除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主体,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体现了公平原则。
-
2022年高空坠物是法律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021.非故意的高空坠物伤人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有具体责任人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可以向其追偿。 2.故意抛物致人受伤的,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
侵权责任法关于高空坠物条例有什么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04-06以下就是侵权责任法关于高空坠物的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八十五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
-
2023高空坠物判几年,法律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5高空坠物通常是不会涉及到判刑的。因为高空坠物是属于民事方面的一些纠纷,所以是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侵权责任,主要就是根据对方的实际损失来承担赔偿方面的责任的,但是如果是高空抛物的话就不一样了。
-
什么法律规定高空坠物最高赔偿额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6高空坠物赔偿金额的法律没有统一规定,具体赔偿多少要根据伤者的伤情确定。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造成残疾的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器具辅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