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理解不可抗力的预见
理解不可抗力的预见要看具体人的预见能力,以及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人的预见能力的提高,必将影响到预见的范围。某种现象过去不能预见,现在却可以预见;现在不能预见,将来未必不能预见。所以,决定人们对某种现象是否可以预见,应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另外,预见性往往因人而异,某人可以预见,而他人却不一定能够预见,反之亦然。一般认为,应以普通人的预见能力而不是具体当事者的预见能力为标准,来判断对某种现象是否可以预见。
二、不可抗力的认定
不可抗力的认定要从如下方面把握: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
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
三、不可抗力的适用的注意问题
不可抗力在适用时,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4.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
什么是不可抗力,如何理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53人看过
-
用到预防不可抗力引起的合同迟延怎么处理
126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违约怎么办?
72人看过
-
预告登记不出算是不可抗力吗
226人看过
-
可预见性原则解释是怎样的
56人看过
-
什么叫不可抗力如何认定不可抗力
412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2022年可预见不可抗力因素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9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此可预见的情况不属于不可抗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不可预见的偶然性是不可预见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1-08-14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这类事件仍然属于不可预见的事件。在正常情况下,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 一是客观标准,即在
-
如何解决不可抗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3依照《》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处理。 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表明需证明不可抗力与不能履约之间的因果关系; 2、不可抗力并非一定完全免责,而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
如何理解购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16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包括某些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和某些社会现象(如战争等)。 不可抗力是独立于人的行为之外,并且不受当事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现象,它在各国法律中都是免责事由。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可抗力将导致当事人被部分或者全部免责。
-
解除合同不可抗力的后果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7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3、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请求补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