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20:11:17 65 人看过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在省市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南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

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黎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县(自治旗)

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省

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省

青龙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丰宁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河北省

宽城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鄂伦春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莫力达瓦达斡尔祖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岫岩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清原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本溪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桓仁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宽甸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吉林省

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省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

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

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江华瑶族自治县湖南省

城步苗族自治县湖南省

新晃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芷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麻阳苗族自治县湖南省

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龙胜各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各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巴马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富川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化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恭城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乐东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

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峨边彝族自治县四川省

马边彝族自治县四川省

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省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松桃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三都水族自治县贵州省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贵州省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玉屏侗族自治县贵州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峨山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宁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云南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省

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云南省

屏边苗族自治县云南省

河口瑶族自治县云南省

沧源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西盟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南涧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云南省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沅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南省

漾濞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景东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云南省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

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

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甘肃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省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省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省

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省

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省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焉耆回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5: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变通法律吗
    民族区域自治不可以变通法律。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国家法制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为了照顾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要,法律出台前,也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在一些专项法律中,明确授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制定自治区条例或者单行条例时,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一、大学未毕业可以办理结婚手续吗大学未毕业是可以结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需要女方年满20周岁,同时需要男方年满22周岁。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二、我国的
    2023-06-27
    255人看过
  •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四条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4-04-25
    304人看过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哪些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包括4种情形: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2、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3、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4、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区域设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方的民族分布状况。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第一百一十三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
    2023-08-09
    357人看过
  • 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什么时间颁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2001年2月28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公布施行。200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民族区域自治法》除序言外,共七章七十四条。该法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总结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确定了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权限;阐述了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和帮助的职责;明确了本法施行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1984年什么起实行《中华人
    2023-07-06
    273人看过
  •  哪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该法自198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该法自198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哪一部?民
    2023-08-25
    207人看过
  •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不能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如下: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023-08-12
    328人看过
  •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宪法第几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是宪法第四条。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少数民族聚居地制度规定如下: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由本行政区域内的各族人民依法选举的代表组成。自治区、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1、祖国的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原则。2、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充分实行自治权的原则。3、保持民族团结的
    2023-08-14
    374人看过
  • 民族自治地方怎么减税
    一、民族自治地方怎么减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二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企业所得税起征点现行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25%,无起征点的规定。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29条具体意见,其中在税收方面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至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
    2023-04-24
    364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制度的展望如果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就开始计算,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实行了五十多年了。今天,该项制度仍然在主张各民族平等和发扬民族团结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如果对该制度的建立初衷和运行现状作一个诚实的反思,不难发现,其中的差距也同样明显。从倡导法治的角度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之初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国家的、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自身的消化,转变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通过地方自行立法的程序予以进一步确立适用,并在少数民族区域内予以传播和推广。这对
    2023-07-03
    134人看过
  •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和初衷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近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倡导民主共和的同时还是优先喊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少数民族统治整个华夏文明三百年来的惨淡收场。也许明王朝的腐败和灭亡是历史的一个必然,意味着一个时代主流民族统治的终结,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多民族共治的萌芽。近代,杨度所鼓吹的君主立宪,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出于民族问题的优先考虑。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依据民族聚集和分布的特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至少有积极发展和消极防御的双重考虑。一方面,中国在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消除两
    2023-07-12
    176人看过
  • 依照国家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哪些自治权利?
    (1)行使立法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对于那些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上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小区业主享有自治权吗?可以。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是可以的,因为业主委员会就是为了管
    2023-07-16
    63人看过
  • 民族自治地方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吗?
    《刑法》第九十条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九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2021-12-15
    486人看过
  • 在宪政理念指导下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临宏众所周知,宪法是制定其他一切国家法律的根本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是基于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而制定的。1982年宪法全面地突出规定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在宪法138条正文中就有28条全部或部分地规定民族问题,这些规定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根本法依据和基础。《自治法》作为援引《宪法》序言和条文最多的基本法,国家对《宪法》的理念和基本制度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自治法》的相关理念和具体规定的变动。针对1988年、1993年和1999年的前三个《宪法修正案》,《自治法》已于2001年2月28日作了相应的修改。而今年的第四次修宪虽然没有直接对民族区域自治问题进行修改,但其使宪法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尤其树立了新的理念并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新的制度,这些都将对《自治法》的相关规定起到重大的影响。一、明确三个代表
    2023-04-24
    147人看过
  • 法律对民族区域自治的限制及其适应性
    民族区域自治不可以变通法律。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国家法制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为了照顾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需要,法律出台前,也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在一些专项法律中,明确授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制定自治区条例或者单行条例时,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核心: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3、意义: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
    2023-07-10
    36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族区域自治有司法自治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19
      民族区域自治不可以司法自治。因为只要民族区域自治拥有了私法自治权,那么就跟联邦制无异。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和联邦制是不一样的,民族区域自治说白了就是法律法规、中央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一种变通执行罢了。因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一些问题,使得一些东西不可能完全执行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八条全文写到了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2
      上级国家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且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何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21
      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
    • 第十六条民族区域自治法全文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21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