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社会救助法》立法工作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08:10:44 422 人看过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由国家倡导,用人单位和职工自愿参加的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以及互助保险,以及作为社会保险补充的商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但是,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最基础地位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

社会救助是一项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发挥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工作还缺乏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存在社会救助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机构和队伍薄弱,已有的救助措施得不到充分落实,社会参与不充分,社会救助还未覆盖到农村困难群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多问题中,完善政策法规,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为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加快《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工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社会救助法》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在《社会救助法》制定中应体现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分类管理与按需提供原则(全面救助原则)

所谓分类管理与按需提供原则就是指,针对不同的社会贫困原因和不同种类的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不同的社会救助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全面救助的目的,因此,也可称为全面救助原则。

2、救助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基本保障原则)

社会救助的标准应是维持被救助者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而不是提供满足其生活所需的所有费用。因而应确定合理的社会救助标准。各地区救助标准应当与当地的生活水平、平均收入、经济发展状况、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中央政府应该提出和确定社会救助支出在当地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和在社会保障资金支出中所占比例。

3、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原则(实质公平原则)

社会救助的对象应是符合条件的所有社会成员。只要救助对象的收入或经济状况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救助标准,通过法定程序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经有关部门对其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后,符合条件者即可获得救济。同时,在实现普惠的前提下,对于存在特殊困难或临时性困难的公民,予以及时有效的专项救助或临时救助,以达到社会救助及时、有效、公平的目的。

4、无偿与有偿相结合原则(权利义务相适应原则)

社会救助作为一种针对社会最底层的人的最基本的保障,决定了这种救助应以无偿原则为主。另一方面,从法律本质上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而言,享受社会救助权利的公民,必然应承担相应的义务。被救助者应如实申报家庭财产及收入状况、所负担的抚养或赡养义务等。同时,这种义务也可能以物质形态承担,如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社会救助中,存在救助对象的危困仅仅是临时性的,在开发式扶贫、临时救助或危困原因消除之后,救助对象恢复经济实力的条件下适当的实行有偿原则的补偿措施。

5、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原则(积极救助原则)

社会救助并非纯粹的金钱资助,还应当考虑如何为贫困者脱贫,对于有劳动能力者,救助的方式可以是提供职业培训,或者是以工代赈,对于农村贫困人口则可以采取各种扶贫措施。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救助方面坚持物质资助与帮助自立相结合的原则,在对生活困难者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根据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取生产自救、科技扶贫等方式,帮助救助对象走上自立之路。

6、物质救助与精神安抚相结合原则(人本主义原则)

社会救助应体现以人为本主义的原则。在社会救助过程中贯彻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关心爱护被救助者的身心健康;要在精神上予以支持,维护并体贴他们的财产和人格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使之认识贫困的社会性和阶段性,减少社会隔离。这是消除贫困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社会救助法》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作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社会救助法》应具有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总则,这是关于社会救助法的立法依据、宗旨、原则、基本内容、指导思想等内容的规定;第二部分为,主要规定对象、保障标准确立原则、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救助标准、对不同结构家庭的救助标准等。第三部分为专项救助,主要规定各种专项救助的内容,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灾害救助、法律救助及其它。社会救助应是一个开放式的法律环境,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反贫困的需要,增加相应的救助内容,因而其它是专项救助中不可缺少的;第四部分为临时救助,主要规定因灾、因祸、因意外事故、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事件引起,需要救助的内容;第五部分为社会互助,规定社会互助的形式、内容;第六部分主要规定法律责任;第七部分是附则。

三、在《社会救助法》立法中应改变重实体,轻程序或实体与程序混为一体的中国立法惯例。

在《社会救助法》出台的同时,就应充分考虑其在程序上的特殊性要求,完成社会救助的程序性规定。在程序规定中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的申请程序、审批程序、核准程序、组织管理人员与机构、经费管理与支出渠道以及因社会救助引发的行政、司法程序和仲裁帮助程序等。尤其要完善由于社会救助法律行为所引发的行政、司法和仲裁程序。各级司法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独立的社会保障司法审判庭、行政仲裁庭,专门审理和受理公民认为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案件和仲裁申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4: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社会救助相关文章
  • 社会救助基金有什么作用
    其一,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总体上造成贫困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因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则有助于避免陷入贫困的人在贫困中越陷越深,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二,建立社会救助基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和财富,强调优胜劣汰,它在本质上对强势群体有利,不能自发地保护弱者。而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成本代价可能由部分人所承担,因此,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关注和保护他们。政府和社会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将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给贫困者,为市场机制的高效、平稳运行提供一个合理、公平的基础。其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适度平衡。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通过对社会财富的二次、三次分配来缓
    2023-03-17
    181人看过
  • 社会救助基金有什么作用
    一、社会救助基金有什么作用其一,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总体上造成贫困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因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则有助于避免陷入贫困的人在贫困中越陷越深,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二,建立社会救助基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和财富,强调优胜劣汰,它在本质上对强势群体有利,不能自发地保护弱者。而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成本代价可能由部分人所承担,因此,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关注和保护他们。政府和社会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基金,将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给贫困者,为市场机制的高效、平稳运行提供一个合理、公平的基础。其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稳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适度平衡。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通过对社
    2023-06-05
    264人看过
  • 法制办正在修改社会救助法草案
    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了解到,国务院法制办目前正在对民政部起草的社会救助法草案送审稿进行修改。据介绍,制定社会救助法曾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近年来,每年在人大会议期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定社会救助法的议案。代表们认为,我国虽已初步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但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尚未形成,有些地方救助资金缺乏保障,救助水平较低,部分救助对象没有得到应有保障,各项社会救助标准过于原则,各地制定具体标准时缺乏统一的依据。为此,建议制定社会救助法。据了解,社会救助法草案送审稿明确了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规范了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灾害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对救助申请的审核程序,规定了社会救助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等。代表议案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已经在社会救助法草案中有所体现。另据了解,全国人大内司委把做好社会救助法草案的前期调
    2023-06-07
    113人看过
  • 东台将法律援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
    近日,东台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东台市专项社会救助工作实施细则》,将法律援助事业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以保障困难群众都能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该《细则》把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中心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残联等部门的衔接机制,简化程序,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对凡符合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城乡困难群众需要援助服务的,法律援助中心都应当受理。对持有《东台市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再就业优惠证》、《残疾证》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及五保给养人员,法律援助中心无需审查经济困难,直接给予法律援助。对法律援助人员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相关部门应当减少或免收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在调查取证、查阅案卷材料等方面的费用。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积极承办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确保需要受助贫困群众都能获得有效
    2023-06-07
    352人看过
  • 社会救济与社会救助的区别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给予物质接济和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制度。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社会救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社会救济源于中世纪世俗和宗教的慈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救济工作,如资遣国民党军队散兵游勇,接收、改造旧社会慈善团体,收容和改造烟民、游民、妓女,救济城市失业工人和贫民,以及安置孤老残幼、遣送外流农民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已由单纯维持贫困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发展为以扶优、扶贫为重心,解决贫困人民温饱问题,开始由救济型向福利型转变;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社会救济原有的社会功能逐步由社会保险所代替,如建立合作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等。现行救济城市城市社会救济的对象包括:①城市中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定期定量救济对象),无固定收入
    2023-05-04
    142人看过
  • 社会救助的内容,申请社会救助的流程
    社会救助的内容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八个方面的内容。申请社会救助的流程首先是申请人提出申请,其次是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所进行调查核实,核实结束后,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一、社会救助的内容社会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2.特困人员供养,对象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3.受灾人员救助,对象是在自然灾害中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4.医疗救助,对象是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5.教育救助,对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等。6.住房救助,对象
    2023-06-04
    362人看过
换一批
#社会保障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更多>

    #社会救助
    相关咨询
    • 社会救助工作的违法行为举报投诉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3
      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以及经办人员履行职责,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网络平台等联系方式,受理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举报和投诉。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受理举报、投诉的机关应当自收到举报、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核实、处理。
    • 社会救助办法第16条有什么作用?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21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 地方政府依法负责社会救助工作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04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 地方政府为哪些依法负责社会救助工作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 哪些单位属于社会救助工作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本行政区域的社会救助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救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和标准,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拟定社会救助政策和标准、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和社会救助统一受理机制等社会救助综合协调工作,以及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