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滥用代理权的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10 20:20:50 149 人看过

在我国构成滥用代理权需要满足的条件:代理人有代理权;实施了行使代理权的行为;行为违背代理权的设立宗旨和代理的基本行为准则;行为有损于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权是能够据之进行代理并使行为的效力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权限。构成滥用代理权的条件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一百六十四条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1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代理权滥用的情形包括
    法律综合知识
    一、滥用代理权情形代理权的滥用包括以下几种行为:1.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滥用代理权的2.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3.代理人明知违法,仍然滥用代理权实施代理行为的。二、代理权滥用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滥用代理权的法律后果为:因滥用代理权使被代理人、第三人受到损失的,由该代理人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三、滥用
    2023-07-20
    293人看过
  • 代理权的滥用和无权代理有什么区别
    一、代理权的滥用和无权代理有什么区别代理权的滥用和无权代理有以下区别: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滥用代理权主要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形。二、无权代理的特点无权代理的特点如下:1.行为人以他人名义独立表示第三人,其行为符合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这是无权代理的本质特征;3.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是不确定的,并非绝对不能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法律规定,由于无权代理的行为不一定对本人或对方不利,为了维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一定条件下,承认无权代理产生代理的法律效力,如狭义的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三、无权代理的后果无权代理有下列法律效果:1.被代理人及时予以追认的,代理行为有效;2.被代理人未予追认或者收到催告追认的通知后不作表示的,代理行为无效;3.善意相对人撤销代理行为的,代理行为无效。《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
    2023-11-25
    71人看过
  • 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的区别有哪些
    一、滥用代理权与无权代理的区别有哪些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有代理权,后者无代理权。其次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无效的,而无权代理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滥用代理权主要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形。二、代理的法定种类代理的法定种类如下:1.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产生的代理。在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所作出的授权行为属于单方的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以发生授权的法律效力。在建设工程中涉及的代理主要是委托代理。如委托监理、招标代理等。2.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法定代理主要是为维护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利益而设立的代理方式。3.指定代理指定代理,是根据人民法院和有关单位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指定代理只在没有委托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的
    2023-07-12
    62人看过
  • 滥用代理权属于无效代理吗
    滥用代理权分为自我代理、双方代理、超越代理权的无权代理以及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滥用代理权会导致代理行为无效,属于无效代理。但是如果代理人追认的话,滥用代理权也是有效的。一、委托书是否属于无权代理合同所谓无权代理,就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无权代理签订的合同的效力问题及处理:1、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应当是效力待定的,它需要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方可有效,如果被代理人拒绝追认,则合同对被代理人不产生效力,其后果由代理人自身承担。2、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合同的相对人也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使合同不产生法律效力。3、如果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且不存在《民法典》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则不论被代理人是否追认,该合同均有效。二、无权代理有三种类型:(1)根本没有代理权,即行为人与本人之间根本不存在代理关系,行为人根本不具有代理
    2023-04-03
    74人看过
  • 无权代理与滥用代理权有何不同
    一、无权代理与滥用代理权有何不同1.包含的范围不同。无权代理包含未经授权的代理、超越授权代理、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滥用代理权包含的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进行民事行为、代理人在同一项民事法律关系中,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实施同一行为、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实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2.构成要件不同。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实施以他人名义所为意思表示时,没有代理权、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滥用代理权的构成要件是代理人拥有代理权、实施了代理行为、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3.法律效力不同。无权代理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滥用代理权的法律效力是代理人如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或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滥用代理权例子如代理人同时作为原告和被告的代理律师进
    2024-02-21
    113人看过
  • 怎样区分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代理权滥用
    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包括根本未经授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理及代理权已终止的代理,广义无权代理包括表见代理,此处采狭义。表见代理是指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基于此项信赖与无权代理人进行交易,由此造成的法律效果强行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第一,构成要件不同。尽管表见代理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但其构成要件不同于狭义的无权代理。狭义的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本无代理权而从事代理行为,且其无权代理行为也不可能使相对人信赖其有代理权。因此,狭义的无权代理也可以称为“纯粹的无权代理”。而在表见代理的情况下,无权代理人所从事的无权代理行为,使善意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第二,法律效果不同,在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况下,本人享有追认权。狭义无权代理行为必须经过本人追认,才能对本人产生效力;如未经过本人追认,本人对该无权代理行为不承担责任。因此,
    2023-02-19
    264人看过
  • 无权代理和滥用代理的区别是什么
    一、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定义滥用代理权,是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违背代理的宗旨而实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滥用代理权的构成: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2、代理人实施了代理行为;3、代理人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可见,无权代理并非代理的种类,而只是徒具代理的表象却因其欠缺代理权而不产生代理效力的行为。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表见代理和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二、无权代理和滥用代理的区别是什么滥用代理权和无权代理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有代理权,后者无代理权。其次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无效的,而无权代理的行为是效力待定的。1、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滥用代理权主要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
    2023-04-12
    227人看过
  • 滥用代理权有怎样的后果
    滥用代理权的后果是:代理人超出代理权的授权范围,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时,代理人应当承担这部分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具体如下:1、被代理人有选择的余地。被代理人认为这部分超出授权范围的代理人对自己有益无害的,可以行使追认权,即对这部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自己承担;2、被代理人作出不予承认的决定的,代理人应当承担超越权限的法律后果;3、无论是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还是给被代理人造成的损失,都应当由代理人承担。合同代理中被代理人擅自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有哪些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同自己签订合同。在此情形下,代理人同时为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和合同的相对人,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实际上只有代理人一人全部实施,这既违背代理制度的宗旨,也极易发生代理人损被代理人而利己的行为,应予禁止。双方代理行为也属于代理权滥用的行为。双方代理也称同时代理。这种行为在有关代理人从事代理事务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已经提及,双方代理会
    2023-07-21
    141人看过
  • 国企滥用职权罪量刑标准,国企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一、国企滥用职权罪量刑标准过期滥用职权罪量刑标准如下: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有徇私舞弊情形的,从重处罚。《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二、国企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国企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是国企工作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是有犯罪的故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3.客观方面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4.犯罪客体侵犯
    2023-06-26
    155人看过
  • 构成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的要件
    构成滥用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尽合理,但没有超出法定权限。“未超出法定权限”是滥用职权与超越职权的主要区别之一。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超出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即属超越职权。因此,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才有可能出现不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二是具体行政行为违背或者偏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原则。这是构成滥用职权的实质要件之一。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能违背法律、法规总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行政机关作出的自由裁量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与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原则相一致,凡是违背或偏离法律、法规的目的、原则的,即属违法行为。三是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不合理的。这是构成滥用职权的又一实质要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合情合理和适当的,倘若不合理地行使
    2023-03-21
    223人看过
  •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构成条件
    著作权合理使用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
    2023-03-30
    356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包含哪些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是什么
    一、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包含哪些(一)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二)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三)犯罪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四)犯罪主观方面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发生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二、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是什么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乃是其依法行政,为人民谋福利的具体过程。但是该罪严重干扰了这一过程。滥用职权罪构成要
    2022-10-29
    491人看过
  • 滥用专利权的必要条件
    1.行为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人。滥用专利权的行为人应为享有专利权的人,或推定为专利权人。专利被许可人能否成为滥用专利权人,有学者认为专利被许可人一般不能构成专利权滥用的行为人,因为专利被许可人并不享有专利权,他只有权在专利权人许可的范围内实施专利技术,但获得独占许可的被许可人有可能滥用其获得的专利权独占实施许可。2.行为方式是在专利权范围内行使专利权,此项行为违背了专利权设置的目的。关于行使专利权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仅包括动态的权利行使行为,权利的享有并不构成专利权滥用,也有学者认为对于权利的行使应从广义上理解,可以包括不作为行为。3.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害。这个损害可能是已经发生的,也可能是如果不加以制止就将要发生的。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更侧重于个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衡平。该原则首先关注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其次权利滥用也要包括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行为。4.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应
    2023-06-23
    282人看过
  •  滥用代理权合同的效力如何?
    该条规定了代理权滥用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以及行为人滥用代理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了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这一规定强调了代理权滥用和无效民事行为的相关规定,对于保护被代理人的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71条规定,代理权滥用合同无效。如果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那么这些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滥用代理权的行为不是代理行为,而是无效民事行为,代理人应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
    2023-09-10
    44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构成犯罪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1
      (1)代理人有代理权;(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3)代理人的行为违反了设立代理权的目的和基本行为准则;(4)代理人的行为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没有上诉要件的,不属于滥用代理权。比如无权代理和越权代理都不是代理权的滥用。
    • 什么是滥用代理权,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有哪些,滥用代理权有哪些情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8
      滥用代理权是指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时,违背代理权的设定宗旨和代理行为的基本准则,有损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只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即构成滥用代理权: (一)超越了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 (二)没有代理权的。 (三)代理人使用代理权不当,损害了被代理人的权益。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包括: 1.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自己代理如果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则要向被代理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
    • 无权代理与滥用代理权的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1
      无权代理是根本没有代理权,而滥用代理权是有代理权没有好好的用。无权代理的情况是:(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而滥用代理权的行为主要包括:1.自己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为自己代理。2.双方代理。同一代理人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的行为为双方代理。3.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
    • 代理权的滥用要具备哪些要件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26
      构成代理权的滥用应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⑴代理人有代理权。 ⑵代理人实施了行使代理权的行为。 ⑶代理人的行为违背代理权的设立宗旨和代理的基本行为准则。 ⑷代理人的行为有损于被代理人的利益。
    • 行政职权滥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9
      行政滥用职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出于不合法动机而背离法定目的的行为。行政滥用职权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我国立法未作明确界定,可以具体到律师咨询吧去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