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捐献遗体谁有权决定捐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08:35:54 439 人看过

一、民法典捐献遗体谁有权决定捐献

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身才能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一千零七条

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

违反前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

二、倒卖他人器官的行为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7日 14: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立遗嘱相关文章
  • 遗体捐献申请须知
    捐献手续及流程1、申请登记凡在本市居住、无偿的志愿捐献遗体者,可直接到登记接受站办理申请登记手续。(1)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可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网站下载,或联系接受站领取。申请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登记接受站、捐献遗体者本人、执行人(家属、亲友或工作单位、居委会干部)留存。(2)到附近公证处免费办理公证。(3)登记接受站依据公证书办理登记手续,向登记者颁发由市红十字会统一印制的“志愿遗体捐献纪念证”。2、接收站接受程序(1)通知。捐献者去世后,执行人应尽快在医院或街道开具死亡证明后,通知登记接受站。(2)接收。接受站接到通知后,做好接受遗体准备工作,派车前去接收遗体。(3)登记。接收站登记时需提供以下信息:捐献编号捐献登记号死亡证明复印件死亡日期年龄性别捐献日期执行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捐献者生前照片1张(1寸)及身份证复印件其它材料(如捐献者生平事迹介绍,生前视频、音频、照片等)。(4)发放。遗体接受
    2023-07-06
    312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捐献遗体?
    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遗体捐献必须是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民法典近亲属是否能共同决定遗体捐献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只有在所有合法继承人一致的同意后才可以捐献器官,缺少一个都不能捐献。该规定为来不及说捐献遗体的人,给了一个可捐献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人体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
    2023-07-17
    409人看过
  • 什么人不能遗体捐献
    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遗体捐献必须是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法律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捐赠器官或遗体的自然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作出同意捐赠的意思表示,也可以订立遗嘱。遗体捐献公证费由谁承担公证人承担。公证收费是国家的规定,如果想免交,则要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并申请法律援助;想减交,则要提供相关材料,经区司法局同意。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者需填写申请,后到附近公证处办理公证。生前未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的,但本人临终前或死后其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要取得死者工作单位或公证处证明后,才能到登记接受站办理接受捐献遗体的手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3-08-11
    79人看过
  • 子女有权捐献父母的遗体吗
    生前是否捐献遗体,应当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子女无权替其作决定;但若当事人去世前没有作相应意思表示,其去世后,子女有权决定捐献父母的遗体,但应当以书面的形式作出。一、父母遗嘱子女必须在场吗父母遗嘱子女不是必须在场。子女是否在场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遗嘱要产生效力需要的条件也不同,但总的来说,没有哪种类型的遗嘱是需要子女在场才能生效的。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有效的条件如下: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4、遗嘱的形式、内容必须合法;5、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二、二婚放弃民法怎么规定继承自己放弃是可以的,但有条件限制。放弃继承权需要在当事人去世后遗产
    2023-06-22
    406人看过
  • 找到遗体捐献地点的方法
    应该去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的程序:1、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2、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一般在户口所在地红十字会办理。3、申请人领取一式两份表格后,请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并认真填写。4、表格中执行人意见可以是亲属,也可以是关系密切的亲友等填写。5、表格填写完毕后,请携带三张一寸(或二寸)的照片,直接到区红十字会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遗体捐献纪念证书及捐献卡。活人怎么办理遗体捐献活人办理遗体捐献流程如下:1、申请登记,凡在本无偿的志愿捐献遗体者,可直接到登记接受站办理申请登记手续;2、到附近公证处免费办理公证;3、登记接受站依据公证书办理登记手续;4、捐献者去世后,执行人应尽快在医院或街道开具死亡证明后,通知登记接受站;5、接受站接到通知后,做好接受遗体准备工作,派车前去接收遗体;6、接收站登记时需提供捐献编号、捐献登记号、死亡证明复印件、死亡日期、年龄性别、捐献日期、
    2023-07-07
    144人看过
  • 遗体捐献国家有哪些补贴
    遗体捐献国家没有补偿。和献血一样,捐献遗体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崇高行为。但是,遗体运输、火化、葬礼的支出也不需要追加支出。器官捐赠以自愿、免费为原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市民以书面形式自愿申请器官捐赠登记,未取消登记,死亡后进行器官捐赠的市民生前不同意捐赠器官,死亡后配偶、成年孩子、父母书面同意的器官捐赠遗体捐献国家会给丧葬费吗可以,遗体捐献,不影响丧葬费的领取。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应当在3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丧葬补助费,办理时需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申领表》交社区盖章,社保员签字后,并携带离退休人员火化证原件、复印件及代领人身份证复印件前往社保局养老保险服务大厅办理丧葬费申领手续。对长期居住在非火化区的离退休人员,除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申领表》外,还需提供公安机关的死亡证明、法定继承人证明、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非火化区证明及公安机关出具的长
    2023-08-07
    98人看过
  • 遗体捐献的公证费用由谁承担?
    公证人承担。公证收费是国家的规定,如果想免交,则要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并申请法律援助;想减交,则要提供相关材料,经区司法局同意。志愿无偿捐献遗体者需填写申请,后到附近公证处办理公证。生前未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的,但本人临终前或死后其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要取得死者工作单位或公证处证明后,才能到登记接受站办理接受捐献遗体的手续。如何申请遗体捐献志愿申请捐献者需要申领遗体捐献申请表,即《xx市公民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登记表》,医大教务处、红十字会网站、xx市红十字会都可领取到申请表,申请表一式三份,由捐献者及家属填写。表格填好后,还需捐献者本人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或者申请人就近到户籍所在地区公证处进行公证均可。最后,申请人将公证书、及一份申请表送到医大教务处便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
    2023-07-05
    205人看过
  • 捐献遗体应到哪里登记
    需要到所在地地方红十字会登记。登记者逝世后,由执行人通知相应的接受机构办理捐献手续。如生前未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者,近亲属可以直接到接受机构办理登记和捐献手续。接到执行人的电话后,接受机构工作人员需告知执行人具体的接受事宜,告知执行人在第一时间持《死亡医学证明书》到公安部门办理《居民死亡殡葬证》。接受机构工作人员与执行人确认遗体接受的时间,确认是否举行告别仪式、是否需要保留骨灰及骨灰领取等相关事宜。民法典捐献遗体谁有权决定捐献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身才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
    2023-07-21
    290人看过
  • 捐献遗体国家给多少钱
    遗体捐献补偿金是按照实际的情况要进行不同的判断,会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因为器官捐献的登记、分配、保存、器官的获取等都会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考虑到器官捐献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捐赠者的困难,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捐献遗体的条件是什么一、捐献遗体的条件是什么1、捐献遗体的条件是:(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遗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愿意捐献遗体的,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2)捐献人捐献遗体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填写登记表并签字盖章。登记表应当载明捐献人的基本情况、捐献执行人的有关情况及同意执行的意见、遗体接受单位等事项;(3)捐献人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可以到登记机构登记,也可以要求登记机构上门登记。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2023-08-09
    90人看过
  •  遗体捐献是否影响火化?
    遗体火化是处理遗体的一种方式,但会破坏遗体的完整性。因此,捐献遗体需要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只接受完整遗体,不接受单纯器官。捐献时需要直系亲属同意签字,捐献后骨灰不返还。本人临终时,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应尽快通知接受单位,由接收单位派车接收遗体,并向家属核发《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书》。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遗体火化是处理遗体的一种方式。医疗机构会清楚地告知捐献者及家属遗体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局部解剖和系统标本制作两方面。然而,由于火化过程会破坏遗体的完整性,因此骨灰最终不会被交付给家属。遗体捐献须知:1、捐献遵循自愿、无偿,只接受完整遗体,不接受单纯器官。2、捐献时需直系亲属同意签字,捐献后骨灰不返还。3、本人临终时,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应尽快通知接受单位,由接收单位派车接收遗体。并向家属核发《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书》。4、为了保证捐献的遗体健康卫生,不至造成各种污染,
    2023-10-02
    253人看过
  • 专家:遗体捐献立遗嘱更需立法
    遗体捐献利国利民。然而,由于一纸遗体捐献登记表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去世后能够真正实施的很少。专家认为,倡导遗体捐献不仅要动员公民立遗嘱,立法工作也应为遗体捐献事业提供法律保障。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需要进行肾移植者达30多万人,而每年进行手术的只有3000多例;500万盲人中有近3万可以通过手术重见光明,而每年只有1000多名接受角膜移植。目前我国用于病理解剖的遗体仅有1%,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供体资源短期匮乏,使众多患者不能及时接受器官移植。64岁的张普照是内蒙古自治区倡导遗体捐献的第一人,他原是呼和浩特市第三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已经为这一事业奔走呼吁了17个年头。张普照告诉记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的封建观念和缺乏立法,是当前阻碍遗体捐献事业发展的两大障碍。他介绍,在呼和浩特市一些医院,有的死者生前立下无偿捐献遗体协议,可去世
    2023-06-08
    56人看过
  • 器官捐献后遗体如何安置
    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对于有遗体捐献意愿的捐献者,由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联系接收站接收,对于没有遗体捐献意愿的捐献者或不符合接收条件的捐献者,由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移交其家属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定刑标准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指在征得被害人同意或者承诺,组织出卖人体器官以获得非法利益。本罪名为行为犯,不以损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标准。对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他人进行收购人体器官、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应当纳入本罪的范畴。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具体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非法摘取、骗取他人器官以故意伤害罪论的情况。《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
    2023-06-22
    475人看过
  • 父母遗体的子女有权利去捐献吗?
    子女有权捐献父母的遗体的。但必须经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协议一致才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遗体。且如果自然人在其死亡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作出捐献死者遗体决定,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遗体捐献有补贴吗遗体捐赠必须是自愿的,而且是无偿。自然人的捐献意愿应当得到尊重。自然人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遗体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背其生前意愿,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遗体。自然人生前表示捐献意愿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改变其捐献意愿。捐献人的近亲属应当尊重捐献人的捐献意愿,支持捐献人的捐献行为。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遗体,以及从事与买卖遗体有关的活动。禁止将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体育的科研、教学和临床移植以外的其他活动。遗体捐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遗体捐献牟取经济利益。二、死者人格权益被侵害时应该如何保护根
    2023-04-11
    482人看过
  •  遗体捐献赔偿金额是多少?
    遗体捐献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也没有报酬。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行为,虽然它无法直接给予捐献者经济上的回报,但它可以免除他们的丧葬费用,并颁发捐献证书。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家庭,可以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基金来获得救助。全国各地对遗体捐献的规定不一。遗体捐献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而且没有报酬。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行为,虽然它无法直接给予捐献者经济上的回报,但它可以免除他们的丧葬费用,并颁发捐献证书。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家庭,可以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基金来获得救助。全国各地对遗体捐献的规定不一。 遗 体 捐 献 可 以 救 助 有 困 难 家 庭 吗 ?遗体捐献可以救助有困难家庭,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条规定,捐献人可以随时书面、口头遗嘱,捐献人可以生前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按照遗嘱执行遗嘱。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也对遗体捐献做出了规定,要求尊重捐献人意愿,
    2023-09-03
    381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立遗嘱
    词条

    在我国遗嘱继承的方式存在多种,具体包括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 因此要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必须根据不同遗嘱的类型,适用不同的规则要求。 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四种类型的遗嘱都必须有合格... 更多>

    #立遗嘱
    相关咨询
    • 谁有权决定捐献遗体器官?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5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捐献遗体器官。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意捐献的,应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
    • 百年后准予捐献遗体与普通捐献遗体不符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31
      具体需要咨询医院方面。医院有专门的遗体捐献表格。填写即可
    • 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体捐献哪一项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4-28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捐献遗体器官。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意捐献的,应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
    • 捐献遗体的要求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4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遗体。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愿意捐献遗体的,应当征得其的书面同意。捐献人捐献遗体应当办理登记手续,填写登记表并签字盖章。登记表应当载明捐献人的基本情况、捐献执行人的有关情况及同意执行的意见、遗体接受单位等事项。《》第五十五条实质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捐献遗体有法律效力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5
      每个地方都有地方捐赠法规,没有统一的国家相关立法。捐赠主要是指我国的公益救济捐赠,是一种特殊的捐赠合同,即通过我国民政部门和在我国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等)。)或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红十字会等。)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或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和贫困地区捐赠,具有自愿性和免费性。因此,遗体捐赠没有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