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保险合同中,双方可以约定超载为免责条款。如果保险公司已经尽到相应的告知义务,即向投保人明确告知超载是免责条款,那么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免责条款或者双方没有尽到相应的告知义务,那么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则应当赔偿。
如果在商业保险合同中,双方约定了超载为免责条款,那么保险公司已经尽到了相应的告知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反之,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免责条款或者双方没有尽到相应的告知义务,那么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则应当赔偿。
商业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有哪些?
商业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一些内容,用于减轻或免除保险人在合同承担责任时可能产生的损失。这些条款通常包括:
1. 自然磨损条款:指保险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因自然磨损、自燃、发热等自然原因导致损失的情况。
2. 故意损毁条款:指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损失,如自杀、破坏、故意不履行合同义务等。
3. 免赔额条款: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需承担的一定比例或金额,用于减轻保险人的损失。
4. 比例责任条款:指保险人在承担责任时,与被保险人承担责任的比例。
5. 独立第三人条款:指被保险人在合同中特别指定不受保险人责任影响的第三人,如指定医生、律师等。
这些免责条款在保险合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保险人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以避免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因不熟悉条款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在商业保险合同中,双方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免责条款。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超载为免责条款,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反之,保险公司仍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则应当赔偿。免责条款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一些内容,用于减轻或免除保险人在合同承担责任时可能产生的损失。被保险人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中的相关条款,避免因不熟悉条款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21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
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
超载车是否应该全权负责事故?
286人看过
-
保险公司应该为酒后事故负责吗
262人看过
-
饮酒出事故保险公司应该负责吗
49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负责责
463人看过
-
保险公司是否应该为无证驾驶者引发的事故费用负责?
469人看过
-
车辆外借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也应负责
458人看过
保险公司是根据公司法、保险法及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公司法人,通过收取保费针对不同业务范围对不同群体提供保险保障业务的实体公司。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能便是分散被保险人风险,给予经济补偿,同时通过收取保险费进行相关营利。... 更多>
-
-
车辆超载、超高保险公司是否负责赔偿?保险车辆装载超高有什么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机动车辆保险合同明确约定,被保险人及其驾驶员应当做好保险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保险车辆装载必须符合规定,使其保证安全行驶技术状态。保证保险车辆装载符合规定,这是我国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对运输车辆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要保证公共交通安全,因为车辆超载或超高可能导致不符合安全行驶技术状态。因此,被保险人在运输过程中负有谨慎注意义务,应对其保险车辆是否超载、超高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保险车辆装载必须符
-
发生交通事故撞人超载责任谁负责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31、因超载发生交通事故的,一般是超载方的责任,对方当事人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责任的大小,应当由交警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确定。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
-
交通事故发生后是保险公司赔还是驾驶员负责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31如果是租赁或借用车辆,只要车主没有过错,实际驾驶员应承担赔偿责任,车主有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雇佣关系,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
-
交保费后还未出保单即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否应担责?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保险公司应当理赔。一般来说,保险合同需经双方签字并签发保单后才生效,但基于公平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保险公司应当进行理赔,除非其能提供证据证明你的投保不符合承保条件。根据《/ll中华人民共和国》第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根据《[lw@]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