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在哪方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2 15:52:56 58 人看过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具体包括四种情况: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

未经许可实施此种行为,无论属故意或过失,均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这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

1、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2、未经商标权人委托或者授权而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3、超越商标权人授予的权限任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

4、销售属于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一、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

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21: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专利侵权相关文章
  • 专利侵权特征通常表现为
    1、实施行为发生在专利权授权以后的专利权有效保护期内。2、实施行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3、实施行为未经专利人许可。4、该实施行为是法定禁止的侵害行为。5、该实施行为落入该专利权保护范围。一、民法典中假冒专利是否是专利侵权假冒专利会涉及专利侵权。专利侵权判定:1、被侵权的知识产权必须具备有效性这一要件也即被侵犯的知识产权必须是在我国申请的,并且已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核实与批准。知识产权的有效时间必须不能过期,也不能是正在进行申请的而尚未批复的,或者已经被知识产权局的复审委员会所宣布失效的。以上的有效性若不具备,则不能进行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2、侵权行为务必清晰界定这一要件也即原告方必须对侵权方的行为进行详细说明,并能够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事实上,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已对这一要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指出了侵权行为的种类及不能算作是侵权行为的事件。3、侵权行为必须是以营利性为目的,
    2023-03-22
    95人看过
  •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具体行为表现
    1、经营者不依法标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主要指经营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没有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依法实行明码标价制度。2、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询问置之不理或者不作明确答复。不同的消费个体,往往对有关商品或服务有不同的疑惑,对此特定的答复信息可能构成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决定性条件。碰到有消费者不明白商品或者服务中的说明,请经营者予以解释、说明或者示范时,有的经营者对此冷嘲热讽,有的置之不理,甚至说一些有伤消费者人格尊严的话。3、消费过程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这种欺诈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根据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采取虚假或者
    2023-03-17
    353人看过
  • 侵害荣誉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荣誉权的侵害一般表现为下列两种形式:一、非法否定他人荣誉非法否定他人荣誉,是指不法行为人采用不法手段阻挠、压制他人获得荣誉称号或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凡是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依规定可以获取荣誉称号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阻挠、干涉或压制。如果行为人以妨碍他人取得荣誉称号的人未能取得,则应构成侵害荣誉权。荣誉称号经有关机关依特定程序授有特殊贡献的公民或单位后,只能由原授予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特定程序撤消。所以,凡是没有撤消他人荣誉称号的主体资格而宣布撤消他人荣誉称号,或者具有这种主体资格的机关不依法定程序取消他人荣誉称号的,均构成侵害他人荣誉权。二、侵夺、毁损或灭失荣誉证书、证物侵夺、毁损或灭失荣誉证书、证物,是指故意损坏能够证明他人享有荣誉称号的证明物,从而达到损害他人荣誉的目的。荣誉证书、证物是享有此荣誉称号的表征,对这些证书、证物的侵害,也构成侵害荣誉权。
    2023-06-07
    233人看过
  • 专利侵权有哪些表现2024
    法律综合知识
    一、专利侵权有哪些表现(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具体包括四种情况: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未经许可实施此种行为,无论属故意或过失,均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这类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1、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2、未经商标权人委托或者授权而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3、超越商标权人授予的权限任意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4、销售属于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2024-01-28
    51人看过
  • 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住宅不受侵犯:即住宅安全权,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信及其它通讯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隐匿、毁弃,公民通信、通话的内
    2024-03-17
    264人看过
  • 网络侵权表现在那些方面
    就目前的各种网络侵权现象来看,网络侵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一)侵犯隐私权。网络空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延伸,因此网络隐私侵权有它新的特征,现实中的隐私侵权侵犯的是现实的私人空间,而网络侵权侵犯的不仅有现实的私人空间,还有网络虚拟的私人空间,如侵入他人数据库、电子信箱、系统程序等。由于网络空间是虚拟空间,它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易于操作性的特点,因此许多法律在网络隐私侵权面前都显得无能为力。(二)名誉侵权。与传统的名誉侵权相比,网络上的名誉侵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传统的名誉侵权利用的是传统媒体或者口头传播,而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利用的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其传播的范围、速度、影响效果、危害性都是传统的名誉侵权无法比拟的。再加上网络的可复制、链接的特点,在短暂的时间内一条侵权信息可以传遍全世界。网络名誉侵权手段之简单、后果之严重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三)知识产权侵权。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侵
    2023-05-01
    347人看过
  • 行纪人的权利在行纪合同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行纪合同中行纪人的权利如下:1、请求报酬权,行纪人完成或部分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2、介入权,行纪人接受委托实施行纪行为时,可以用自己的名义介入买卖活动;3、提取存款权,行纪人按约定购买委托物,委托人应及时收到;4、留置权,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行纪人的权利和义务1.行纪人的主要义务:(1)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义务。行纪人应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完成行纪行为,并应当尽注意义务,以使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2)依委托人指示处理事务的义务。委托人指定了卖出价格或买入价格的情况下,行纪人应当按委托人的指定价格处理事务。行纪人低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或者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入的,应当经委托人同意。未经委托人同意,行纪人补偿其差额的,该买卖对委托人发生效力。行纪人高于委托人
    2023-07-11
    474人看过
  • 醉驾影响工作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醉驾影响工作,对公职人员有什么严重影响1、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第四款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有可能受到开除处分。对于行政机关公务员而言,醉驾影响工作,《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从该规定可知:行政机关公务员一旦被判处刑罚的,那怕最后仅是判处罚金,也是必须开除处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言,情况比较复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2023-03-22
    118人看过
  • 承揽合同纠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承揽合同纠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民法典承揽合同纠纷包括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定义和承揽主要类型】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七条【定作人变更工作要求的法律后果】定作人中途变更承揽工作的要求,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二条【定作人支付报酬的期限】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对支付报酬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定作人应当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支付;工作成果部分交付的,定作人应当相应支付。二、承揽合同纠纷管辖如何确定承揽合同纠纷的管辖地可以由纠纷当事人协议选择,没有协议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
    2024-03-16
    398人看过
  • 专利侵权行为及其具体法律责任
    专利侵权行为具体包括:他人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等行为。其法律责任是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法律责任或者要承担被罚款的行政责任,甚至情节严重的,要承担被判处刑罚的刑事责任。一、侵权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1、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2、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2)赔偿损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
    2023-03-12
    219人看过
  • 不视为专利侵权的行为,请问专利侵权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专利法》第62条规则,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略专利权:1、专利权人制作或许经专利权人答应制作的专利产品售出后,运用或许出售该产品的;2、运用或许出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答应而制作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作相同产品、运用相同办法或许已经作好制作、运用的必要预备,而且仅在原有范围内持续制作、运用的;4、暂时通过我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按照其所属国同我国签定的协议或许一起参与的世界条约,或许按照互利准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求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运用有关专利的;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运用有关专利的。没有施行侵略专利权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假充专利罪。专利权人要是发现自己的专利权被损害,要活跃采纳维权办法。当然,被确定施行了专利侵权行为,您也要搜集依据,活跃进行抗辩。什么行为属于专利侵权行为什么行为属于专利侵权行为?以下情形均专利侵权行为:1、在没有经过权利人许可的情形下,
    2023-08-15
    307人看过
  •  假冒他人专利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在产品包装或广告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或伪造或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文件或申请文件。情节严重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以下是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描述:1.在制造或销售的产品包装上标有他人的专利号;2.在广告或其他宣称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误解为该技术为他人的专利技术;3.伪造或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专利申请文件。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他人专利会受到哪些处罚?假冒他人专利是一种严重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包括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擅自销售他人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他人专利方法等。对于这些行为,专利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行政拘留和刑事责任等。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可能会给专利权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专利权人可能会
    2023-11-09
    120人看过
  • 侵害隐私权的具体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第1款一般性地规定了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同时,第1033条具体列举了实践中典型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依据该条规定,包括如下类型:1、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例如,行为人常常在夜间给他人打骚扰电话,就属于典型的侵害私人生活安宁。2、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例如,有个别违法分子在邻居的窗户上安装摄像头,偷窥邻居夫妻在房间内的活动,就属于此种类型。再如,擅闯他人住宅,也可以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害。3、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例如,实践中的“盯梢”就属于此种类型。4、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例如,行为人在他人浴室内违法安装摄像头,偷窥他人身体私密部位,就属于此种类型。5、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例如,公司未经职工允许,通过一种APP收集职工的行踪
    2023-04-06
    416人看过
  • 诬陷与诽谤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法律中,“诬陷”和“诽谤”这两个概念存在着诸多明显差异。首先,从其行为方式来看,“诬告陷害”通常指向诸如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进行揭露,而“诽谤”则是非公开地对特定对象进行攻击性传播。其次,就二者的主观动机判断而言,“诬告陷害”的本质在于期望使得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从而损害他们的权益;然而,“诽谤”的目的则主要体现在试图破坏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社会声誉之上。再次,在构建事实的内容上,“诬告陷害”通常涉及到严重的犯罪行为,而“诽谤”则更注重于捏造出能够对受害人的人格和名誉产生实质损害的事实。《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243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4-07-31
    467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专利侵权
    相关咨询
    • 专利权的实用性在哪些方面体现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2
      专利权的实用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作为专利的技术方案,不应是抽象的思维阶段的东西,而应是能够在工业上实施,具备可实施性、再现性、有益性。可实施性是指该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
    • 专利侵权的具体形态有哪些, 怎样认定专利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种类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专利侵权的具体形态根据《专利法》可分为二类:(一)实施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经权利人许可;(2)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根据《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具有以下三种具体形式: 1、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他人发明专利产品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2、使用他人发明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3、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 专利权人性质表现在那些方面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3
      专利权人性质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 排他性,也称独占性或专有性。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者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这是专利权(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法律特点之一。 时间性 时间性,指法律对专利权所有人的保护不是无期限的,而有限制,超过这一时间限制则不再予以保护,专利权随即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
    • 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责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5
      1、行政不作为违法。一般行政侵权行为既包括违法也包括不适当,而行政不作为不存在不适当的问题,只存在违法的问题。 2、行政不作为已经造成了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损害。这一损害只要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即可要求行政赔偿,而不论这一损害是否可能获得其他方面救济。 3、行政不作为与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损害的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在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中,专利权人有哪些权利行为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3
      专利权的侵犯是指具有排他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非经专利权人本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利用该专利发明创造。但是,为了防止专利权人滥用其权利,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专利权人的权利作了限制性的规定。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有利用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利,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在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后有利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是原则。但是为维护技术市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