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不服监外执行怎么处理?找律师来解决。
违反监外执行规定怎么办
被宣告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在执行期间违反相关规定,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轻则批评教育,责令提供担保,重则收监处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第二百五十五条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第二百五十六条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第二百五十七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脱逃的,脱逃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监狱或者看守所。
-
暂予监外执行犯故意伤害怎么处理?
246人看过
-
什么是监外服刑监外服刑如何执行
55人看过
-
受害人不服行政处罚的可以怎么办
346人看过
-
暂予监外执行算服刑吗,暂予监外执行由
92人看过
-
监外执行及监外执行怎么申请
433人看过
-
受害人不服刑事处罚
229人看过
监外执行,一般指的是由于犯罪人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况而暂时变换刑罚执行场地和执行的方式,监外执行是刑罚中的一种执行制度;一般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人,因为其具有不合适的收监执行的一些特殊原因,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则由... 更多>
-
监外执行不服从管理如何办?监外执行对执行人的要求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9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九条: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 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第十一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
-
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受到处罚情况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131、重新违法犯罪的;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机关有关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尚未构成犯罪的; 3、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 4、经治疗疾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刑期未满的; 5、办理保外就医后并不就医或以自伤、自残、欺骗等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
不想监外执行怎么办罪犯可以不接受暂予监外执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7一、监外执行怎么进行申请 1、申请监外执行的程序: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2、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 3、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
行政处罚的受害人不服该怎么办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28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受害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监外执行十五年后收监服刑服刑算不算处罚量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时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无本法第七十七条限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