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法治理想,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1997年我国对刑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修订后的刑法有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方面,那就是在刑法的显著位置上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平等和罪刑相适应三项基本原则。而在这三项原则中,罪刑法定原则与我国以往刑法所设立的某些制度和条款具有重大差别,体现了民主和法治的精神,因而格外引起世人的关注。现行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完整涵义。
就刑法的功能而言,它一方面要积极介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以体现社会保护的机能。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严格控制其介入度,以免造成对于公民正常生活的不当干预,实现人权保障的目的。虽然,打击犯罪(社会保护)和维护公民利益(人权保障)从理论上讲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却存在一定的轻重缓急之分。在向市场化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在以发展经济和民主政治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刑法更应将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刑事法治的民主性和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所以,在刑事立法中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司法中全面贯彻罪刑法定思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上要求罪与刑的设置必须明确化、规格化;
在司法上则要求严格解释法律和准确适用刑罚,禁止在刑法明文规定以外去任意定罪和随意裁量刑罚。确立、实现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刑事立法的进一步科学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成整个司法界严格依法办事观念的迅速形成,使定罪量刑的司法活动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运行轨道。值得注意的是,在刑法业已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之后,一些司法人员观念中的传统定罪意识并没有真正得以消除。有人认为,犯罪的本质属性是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只要某种行为危害严重,就应当认定为有罪,就可以对行为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进而提起公诉、交付审判。事实上,这正是一种轻视罪刑法定原则的习惯思路。因为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犯罪的认定就可以脱离刑法确定的规格和基本标准,对犯罪的实际界定也会变得非常任意。一旦离开了刑法的明文规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就缺乏了起码的衡量尺度,就会出现各人观点不一、各地认定有异的局面,也为一些非法律因素的介入提供了自由空间,其结果,必然会淡化犯罪认定上的法定性含量,破坏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刑法确立罪刑法定原则之后,一些司法人员仍然依据以往的司法解释去理解和适用现行法律,而这些解释又大多是在类推思想和制度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继续按照这样的解释内容去解决现行刑法的适用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消解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它对罪刑法定原则所形成的破坏力甚至要远远大于以往的类推制度。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才需要我们去严格地阐释法律,去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司法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强调定罪量刑必须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的明文规定作为依据。于是,何谓法律上之明文规定,便成为贯彻这一基本原则在司法实务中的关键。在我看来,所谓明文规定,应当是指包含在法律用语的逻辑涵义之内,能够为一般公民的通常智识所理解的行为或者情形(除非公开的法律文本已经作出了某些扩张或者限制解释)。譬如,现行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抢劫罪定罪处刑。我们的司法机关就没有权力作出其前提行为(盗窃、诈骗、抢夺)可以不构成犯罪也定抢劫罪的解释,因为这种解释不仅超越了法律用语(犯罪)的逻辑内涵,而且扩大了刑事责任的基础,将导致不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法律后果。有人认为,成文的刑法不可能将社会上所有的危害行为都一一穷尽,法律总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漏洞。因此,就需要用司法解释去加以弥补,甚至认为可以赋予法官通过判决去直接造法的特权。应该说,这种颇为时髦的观点在实践中是相当有害的,它使作为司法者的法官取得了类似于立法者的地位。由于弥补、造法的本质是法律创制,因此,这一特权一旦在刑事法领域中运用,就必然构成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极大威胁,最终不仅不能弥补立法的某些先天不足,反而会造成对刑事法治在更大范围内、更为广泛的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刑法的立法漏洞只能通过刑法修改的方法去解决,司法解释必须恪守解释权限,任何试图超越权限范围对法律规范进行创制性弥补的行动,只能造成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混同,使刑事法治的底线
遭受破坏,其结果同样是因小失大和得不偿失的。
坚持罪刑法定,不仅意味着在犯罪的实体认定上必须依照刑法的明文规定行事,同样应当依据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案件流程和证据认定规则去依法进行有步骤的确定。
犯罪被证实需要依靠足够的证据。司法机关从高效率打击犯罪的角度出发,往往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证据材料去证实犯罪的存在,因为证据的收集和确定是一项十分艰苦甚至是旷日持久的工作,其实际付出常常超乎人们的想象。但事实却偏偏是:证据可能随时灭失,证据可能被扭曲,因此,相当数量的犯罪其实是不可能得到证实的。没有证据也就没有了犯罪,所谓实事求是,在法庭上并不是指客观上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提供了多少可信的证据去证明已经发生了什么。
所以,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与未被证实但又确实存在的犯罪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人们常常抱着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其实,从罪刑法定原则和诉讼证据规则角度看,这是一种不切实际、也不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天真幻想。因为犯罪必须通过足够的证据才能获得证实,被证实了的行为又必须被刑法明文宣布为犯罪时,才能最终加以确定。
在现有的法律原则和诉讼体制下,我们必须正视有一些证据不足或无法证明的犯罪现象的存在,不能为了不放过想象之中的罪犯,而人为降低对刑事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的严格要求。因为笔者始终认为,不在法律以外让一个人简单地承担现有证据所无法确证的罪责,要比惩罚了一个真正的罪犯更能体现刑法的民主精神;而实行有罪推定,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判定他人有罪,将造成比放过一个真正的罪犯更为严重的、从整体上导致现代法治遭受破坏的后果。
-
如何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291人看过
-
调解应贯彻和遵循哪些原则
194人看过
-
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几点思考
433人看过
-
保障被告人行使上诉权全面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
125人看过
-
立法过程贯彻依法原则的意义
414人看过
-
怎么贯彻婚姻自由原则
245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更多>
-
如何贯彻公平原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09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
贯彻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29《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该条文体现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第三人,谁主张一定的事实(包括肯定事实和否定事实),谁就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当事人举不出证据证明该事实的,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反驳,不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就要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就可能败诉。因此,把“谁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制度的一项重
-
如何贯彻执行禁止反言原则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1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是: 1、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
如何全面贯彻经济新常态和本职工作学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31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
实施治安处罚应贯彻哪些原则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9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