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借的名义不还算诈骗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22:33:59 429 人看过

不算。借钱立有有借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不属于违法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不构成诈骗罪。

一、2022年借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2022年借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达到3000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应当立案追诉。

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欺骗行为使对方处分财产后,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

获得财产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积极财产的增加,如将被害人的财物转移为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获得债权等财产性利益;

2、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对方免除或者减少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债务。

二、欺骗感情属于犯罪吗

欺骗感情只要不涉及到金钱不属于犯罪。欺骗感情一般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所以不算违法行为,更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如果利用感情实施诈骗行为则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达到诈骗罪的要求,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三、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窃取其财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用欺骗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从而“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借款人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借钱赌博最后跑了算诈骗吗
    借钱属于民事行为,诈骗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若只是以其他名义借钱实则去赌博或者借钱之后产生了赌博的意图;均不构成非法占有,不属于诈骗。对于借钱不还的,出借人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一、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算诈骗?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算诈骗。所谓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或伪造事实,将他人钱财据为己有的行为。因此,只要符合此定义的行为就属于诈骗。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如果能够及时偿还,虽然是编造事实,依然不是诈骗,但如果拒不偿还的,就构成非法占有为目的,就属于诈骗了。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二、什么情况下借钱不还会构成诈骗借款人欠有巨额债务,但隐瞒真相、虚构事实,借钱不还的,会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3-06-21
    345人看过
  • 以谈恋爱的名义借钱不还的是否属于诈骗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是普通的借贷行为,属于双方的民事纠纷;如果对方就是以骗取资金为目的,隐瞒事实真相,有大额的行为,属于诈骗罪。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后,在社会中有很多人利用正当职业或者正当身份来做掩体去做一些违法的事,因此不要相信捡来的幸运,也不要太过相信陌生人,保护好自己的人生财产安全,遇事谨慎些,有弄不明白的记得寻求帮助。谈恋爱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谈恋爱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是普通的借贷行为,属于双方的民事纠纷;如果对方就是以骗取资金为目的,隐瞒事实真相,有大额的行为,属于诈骗
    2023-08-16
    97人看过
  • 以他人名义贷款的算不算诈骗行为
    算。以他人名义贷款以贷款诈骗罪论处。冒名顶替贷款意味着使用他人的姓名,或者编造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和其他贷款资料等理由,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贷款审批去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贷款金额,这种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来说,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贷款诈骗罪,最低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涉及金额特大,并且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长可判处无期徒刑,并且处罚金和没收个人财产。以他人名义贷款什么罪?1、以他人名义贷款,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2、一般情况下,骗取数额较大的,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罚金;3、如果骗取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至五十万元罚金;4、如果骗取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至五十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
    2023-08-14
    297人看过
  • 欠条跟借条的诉讼起借款不打借条算诈骗吗
    欠条跟借条的诉讼起借款不打借条不算诈骗,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能将其定义为诈骗,诈骗是指非法占有,运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借钱不还没打欠条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一、打借条不还算诈骗吗不算,欠款不还,有借条通常不隶属诈骗。诈骗罪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掩瞒真相的方法,欺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做法。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
    2023-03-17
    416人看过
  • 诈骗者企图以我名义行骗,这算是诈骗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所以,所有的诈骗罪在受害人给钱时都是主动给付的,只不过是被骗情况下的主动给付,以对方自愿给钱为由,并不能构成对诈骗罪的抗辩。关键看对方为什么给你钱,是否是在你有虚构或隐瞒事实的前提下给的钱。如果是,就可能构成诈骗。关于一些校园贷的是诈骗吗?校园贷是否是诈骗,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满足诈骗罪构成要件,满足的,则属于诈骗,否则就不是,可能是违法行为,也可能构成他罪,更有可能就是正常民事借贷行为,不涉及违法犯罪。要对一个行为定性,是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的,不能只从表象去看。诈骗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
    2023-07-16
    464人看过
  • 借债没打借条现在不承认了算诈骗吗
    一、借债没打借条现在不承认了算诈骗吗借钱以后对方不承认借钱事实,一般情况下是不构成诈骗罪的。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可以拿着其他证据,例如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还钱。若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之后不承认,则定性为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可不可以报警呢借钱不还不算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
    2024-01-09
    192人看过
  • 打借条才能知道这算不算诈骗
    打了借条之后借钱的一般不算诈骗。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借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不算诈骗。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的方式进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打借条要规避好陷阱现如今,民间借贷纠纷已成为继婚姻家庭之后第二大民事诉讼类型。德城区人民法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接收民间借贷180件,2014年接收民间借贷894件,2015年接收民间借贷735件,且诉讼标的额逐年上升。其中,因借条引起的纠纷占了半壁江山,笔下误、存证不足、超出诉讼期使不少借款人站上法庭百口莫辩、手握借条而败诉。生活中,一定要小心规避借条中的这些陷阱,以防陷入借贷纠纷。案例一签下空白欠条,20万差点打水漂赵先生是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半年前,杨先生找到他称手上有一批钢材,两个人合伙做,需要借用赵先生公
    2023-07-29
    88人看过
  • 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算诈骗?
    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算诈骗。所谓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真相或伪造事实,将他人钱财据为己有的行为。因此,只要符合此定义的行为就属于诈骗。拿着做工程的幌子借钱,如果能够及时偿还,虽然是编造事实,依然不是诈骗,但如果拒不偿还的,就构成非法占有为目的,就属于诈骗了。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一、现在许诺高息借款无力偿还是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二者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陈某虚构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的事实,实际上是将借款用于赌博挥霍,致使无法归还,已经给出借人造成实际的损失,虽然前期有部分归还的行为,但也只是为了骗取信任、拖延问题败露的时间,出具借条也不过
    2023-03-20
    181人看过
  • 借钱赌博不还钱算诈骗吗吗
    借钱赌博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借钱赌博可能构成诈骗罪、赌博罪,如果借钱是以借贷的名义,而赌博并不是最初的目的,就很难被认定为诈骗,也就不会构成诈骗罪;2、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就是诈骗。一、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赌博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生产、工作和生活,而且往往是诱发其他犯罪的温床,对社会危害很大,应予严厉打击;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所谓聚众赌博,是指组织、招引多人进行赌博,本人从中抽头渔利;3、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即行为人聚众赌博或者一贯参加赌博,是为了获取钱财,而不是为了消遣、娱乐。二、赌博罪的立案标准包括:1、以牟取营利为目的,群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生的犯罪行为;2、对于
    2023-03-12
    255人看过
  • 打借条后赖账算诈骗罪吗
    借钱不还不会构成诈骗罪,借钱不还属于民间借贷纠纷,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诈骗2万只判一年对吗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来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诈骗两万,属于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行为人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行为人诈骗数额特别巨
    2023-03-07
    375人看过
  • 以借款为名义诈骗属于什么诈骗
    1、如果借款对象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则涉嫌贷款诈骗罪。2、如果借款对象为非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一般自然人,即普通民间借贷,则涉嫌诈骗罪。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1、假冒他人名义贷款的;2、贷款后携款潜逃的;3、未将贷款
    2023-04-03
    250人看过
  • 借了十个人的钱打了借条算诈骗吗
    一、借了十个人的钱打了借条算诈骗吗依据当前的案例情况来看,借款人借贷行为涉及到众多债权人的资金,并且已经书写了正式的欠款借据。此次行为若无其他违法情节,仅从形式上看并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罪。如果借款过程中存在借款人欺瞒事实真相或者采取其他任何非法手段(如虚假陈述),致使债权人产生误解而盲目签订出借协议,那么这就有可能涉嫌欺诈犯罪。在界定是否符合欺诈罪的判定标准时,必须全面考察借款人的真实用途以及借贷方式和实际借贷金额等关键要素。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若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偿还所借之款,将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潜在风险。没有按照规范程序签订借款凭据,单纯以此作为民事纠纷的导火索并不足以认定构成欺诈违法行为;借款逾期未偿还的问题更多地属于国内民法领域的争论议题,而非真正的欺诈行为。如果确认出现欺诈行为,其表现多为采用非法手段占有公共或者私人的财富资源,然后透过不合法的途径获取巨额财富的恶
    2024-07-28
    389人看过
  • 以投资的名义吸收资金算诈骗吗
    以投资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并且将资金占为已有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就会构成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04
    446人看过
  • 拒不偿还私人借款算诈骗吗
    一、拒不偿还私人借款算诈骗吗?不算,借钱不还是民事纠纷,协商无果的可以准备以下材料向法院起诉:(1)起诉状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2)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3)原、被告的身份证明;(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二、拒不偿还私人借款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向法院起诉?(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三、拒不偿还私人借款诉讼流程有哪些?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
    2024-01-01
    401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借钱不还时写着谎话一直拖着不还算诈骗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编造谎话借钱,但一直履行还款义务,不算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 个人以某种名义借款算不算诈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 用什么名义借钱算诈骗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23
      1、首先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通常所说的骗取财产的目的; 2、其次为了达到该目的而实施了欺骗行为,包括虚构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是故意隐瞒真相,致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意识而处分了自己的财产。
    • 以情感纠纷的名义借钱算诈骗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12
      应该不能完全说属于诈骗。法律中: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的。
    • 营利性医院,打着非营利的名义。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30
      《》第三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广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