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破坏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前者指的是故意破坏高铁交通工具的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后者指的是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已经或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高铁破坏罪是指故意破坏高铁交通工具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因此而罪,且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已经或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素 材 : 高 铁 破 坏 罪 与 交 通 工 具 罪 比 较
素材:高铁破坏罪与交通工具罪比较
高铁破坏罪和交通工具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它们在法律适用和条文规定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首先,高铁破坏罪是指故意毁坏或者破坏正在使用的高铁及其设施,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不特定人的生命、财产或者公共安全的行为。而交通工具罪是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故意破坏交通工具或者影响交通工具正常使用,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不特定人的生命、财产或者公共安全的行为。
从条文规定上看,高铁破坏罪的条文相对较短,共13条,而交通工具罪的条文则相对较长,共21条。这表明在法律适用上,高铁破坏罪更加注重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高铁破坏罪和交通工具罪的判断,主要依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危害公共安全,且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认定为高铁破坏罪;若犯罪行为仅涉及交通工具的正常使用,则可认定为交通工具罪。
总之,高铁破坏罪和交通工具罪在法律适用和条文规定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罪名的认定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来进行判断。
高铁破坏罪和交通工具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在法律适用和条文规定上存在一定的区别。高铁破坏罪是指故意毁坏或破坏正在使用的高铁及其设施,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不特定人的生命、财产或公共安全的行为;而交通工具罪是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故意破坏交通工具或影响交通工具正常使用,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不特定人的生命、财产或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高铁破坏罪和交通工具罪的判断,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来进行判断。
《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自然人借贷行为是否属于经营行为
84人看过
-
放高利贷犯罪吗,放高利贷属于犯罪行为吗
431人看过
-
高铁破坏行为是否属于交通工具罪范畴?
73人看过
-
高铁霸座行为是否是违法犯罪
195人看过
-
是否借款高利属于违法行为?
449人看过
-
网贷不还是否属于经济犯罪行为?
33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经营合作是否属于转包行为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2转包则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由于转包容易使不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者进行工程建设,以致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建设市场混乱,所以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均作了禁止转包的规定。
-
居间行为是否属于非法经营?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0是否将配资视为非法经营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配资是否属于证券业务范畴; 2. 是否已获得证监会的批准。 根据《刑法》第252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将构成非法经营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整治非法证券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经营证券业务必须经证监会批准,未经批准的,属于非法
-
经营者销售(购买)商品行为是否属于行贿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3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构成犯罪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
利用虚假事实进行勒索是否属于诈骗行为?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3在法律领域中,所谓的“敲诈勒索”是指在刑法典中的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普通百姓认知中的诈骗罪。这是因为诈骗罪的核心要素是犯罪分子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并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受害者产生错误判断并支付了较大的公私财产。而敲诈勒索案件往往缺乏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要素,犯罪手法也通常是以公开要挟或威胁为主,与诈骗罪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无法套用诈骗罪的形式。从严格的法理和逻辑角度分析,不易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