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残疾人犯罪的量刑,一般法院会根据残疾人参与犯罪的情节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若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的时候进行犯罪,则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对于聋哑盲残疾人,法院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残疾人犯罪需要负责任吗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的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理。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残疾人一般是指那种身体上存在一些缺陷的人,虽然身上有残疾会导致行动不便,但实际一般残疾人的精神状态还是正常的。所以,还是残疾人犯罪的话,必然也是会对其作出处罚。除非残疾人是没有达到刑事年龄的未成年人,那么在犯罪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残疾人如果犯法也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只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会对特殊的残疾人有所照顾,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残疾人就肆无忌惮的去犯法,如果残疾人具有正常人的行事能力,那么在处罚的时候也会与正常人差不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判罪标准如何对残疾罪犯进行刑罚
452人看过
-
如何确定是否属于9级残疾
201人看过
-
残疾人如何构成犯罪
116人看过
-
残疾人群体犯罪了,应该如何应对?
268人看过
-
一级残疾人犯诈骗罪如何判刑
189人看过
-
残疾人犯罪的刑责规定
277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如何看待残疾人犯罪,对残疾人怎么量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17在律师处理的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当事人相对特殊,值得我们关注:残疾人。我告诉你一个数据:中国有近1亿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也就是说,平均15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这个人口和我国少数民族差不多。可说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值得我们关注,那么残疾人犯罪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们将简要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既是权利的平等,也是义务和责任的平等。无论行为人是否是残疾人,原则上任何人一旦犯罪都
-
残疾人犯罪罪的刑罚如何判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2按照的规定,只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他残疾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肢体残疾的残疾人杀人是跟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的。智力有残疾的人杀人要视其智力情况决定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
-
如何处理残疾人犯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7在律师处理的刑事案件中,有一类当事人相对特殊,值得我们关注:残疾人。我告诉你一个数据:中国有近1亿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也就是说,平均15个人中有一个残疾人,这个人口和我国少数民族差不多。可说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值得我们关注,那么残疾人犯罪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我们将简要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既是权利的平等,也是义务和责任的平等。无论行为人是否是残疾人,原则上任何人一旦犯罪都
-
残疾人犯罪属于刑事案件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1属于刑事案件,被判无罪的法定依据如下,【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
-
刑法中关于醉酒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残疾人犯罪的立案规定如何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7摩托车属于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我国法律中规定的“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按照此标准,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改装(拼装、报废)车等俗称的“五类车”中,除了摩托车本身就属于机动车外,改装的电动车、机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一旦超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