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与上班:劳动法规权威解答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08:04:10 158 人看过

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上下班途中摔伤算工伤吗

上下班途中摔伤是否算工伤,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形,首先自己不小心摔倒了,这个是肯定不能构成工伤的,因为行人自己摔倒自己没有注意到相关环境,且此时也是同样没有处于交通环境这个大前提之下的。其次如果被车撞到了呢,是否能认定为工伤呢,一般只要是行人被车撞到,上下班途中是能认定为工伤的,因为机动车一般与行人发生意外的,机动车是负主要责任的,交通环境的大前提也满足了,所以是能够构成工伤的,最后一种情形,行人被助力车、行人撞到的能否认定工伤呢,助力车由于不是机动车,所以跟行人的性质基本是一样的,就看谁的责任大一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7: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机动车相关文章
  • 公司制度与劳动法:权威解读
    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是依法建立,其内容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本身就是违法的,当然以《劳动法》为准。这样的规章制度,劳动者可以不执行,劳动执法部门还应责令其废止或修正。根据《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并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一是通过民主程序;二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三是已向劳动者公示。维权问答:个体户与雇工之间适用劳动法吗?我和其他三名雇工在赵某经营的个体餐馆打工。赵某经常无故拖欠我们的工资。我们认为他违反了劳动法,要向有关劳动行政部门举报。但赵某却称自己是个体户,不受劳动法约束,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权管,他与我们只是服务合同关系。请问:我们与赵某之间的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并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一是通过民
    2023-07-05
    300人看过
  • 揭秘劳动仲裁工资标准:权威解答在此
    标准是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1、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仲裁书下来怎么办劳动仲裁书下来后:1、如果对仲裁不服,自收到裁决书后十五内,向法院起诉;2、如果劳动者不起诉,裁决生效;3、对于生效裁决,等待义务方主动履行;4、在履行期满后,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
    2023-07-16
    331人看过
  • 最高法院:关于上下班途中的权威解释和答复
    第六条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在上班途中”的下列案件,应当予以支持:(一)在上班途中,应当选择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经常居住地和单位合理时间内的宿舍(2)配偶、父母、子女在合理时间内往返工作地和居住地(3)从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动,在合理时间和路线上下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上下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4年6月18日),发审[2014]9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26(3)“上下班途中”应包括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住所和工作单位的合理路径——《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审判处理指引(一)〉的通知》(2014年2月24日,发办[2014]17号[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关于翟**、邹**诉。肥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行政认定书》已收到。经研究,邹平在下班回济南住处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受伤,适用《工伤
    2023-05-02
    381人看过
  • 劳动工伤工亡法律纠份解答汇编
    1、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解答内容: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2、工伤认定的法定程序和材料有哪些?解答内容: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2023-05-03
    259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和工伤赔偿解答
    工伤不解除劳动关系这样赔偿:1、享受工伤医疗待遇;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3、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解除劳动关系的十级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不解除劳动关系的十级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没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但定级前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等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
    2023-07-15
    114人看过
  • 劳动法律师解答:厂里工伤怎么算工资
    一、厂里工伤怎么算工资首先要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其次要计算伤残津贴。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二、工伤休息期间的工资如何算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
    2024-02-08
    247人看过
  • 如何理解劳动法对于上班途中摔伤的规定?
    不属于工伤,工伤需要非本人主要责任,因此只能自负其责。以下情形之一的,都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劳动法劳动者的意外伤害应该去哪受理职工遭受劳动意外伤害的,可以找用人单位处理,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去申请,职工本人、其直系亲属、工会可依法自行去申报工伤;如果不属于工伤,可以通过仲裁、起诉等方式获得侵权赔偿。《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
    2023-07-07
    298人看过
  • 劳动部门权威解读工伤新条例酗酒伤身不算工伤
    哪种情况算工伤?哪种情况不算工伤?工伤如何认定?工伤保险由谁来出?今后企业职工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用困惑了,从明日起,国家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新条例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伤认定的范围放宽、覆盖面增大,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条例的保护。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处潘国华处长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这样评价新条例,他就《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适用范围、如何认定等相关规定做了详细解释。范围扩大了个体工商户参加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潘国华认为,这表明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覆盖范围涵盖了所有企业,特别是将乡镇企业纳入了统筹范围。同时,第一次将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了工伤保险的范围,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在过去,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仅为国有企业、城镇各类企业。上下班车祸也算工伤新条例放宽了
    2023-06-10
    438人看过
  • 解析劳务工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与劳动法规的适用
    劳务工基本权利:1、依法受到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2、依法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3、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4、国家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劳务工基本义务:1、自觉遵守用工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劳务派遣工要服从用工单位的日常管理;3、完成用工单位指定的各项工作任务;4、参加用工单位的各项劳动竞赛,勇于创新,为用工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5、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的其他各项义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一)乙方的权利1、在合同期间乙方享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的权利。2、有权享受国家和本企业规定的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福利待遇。3、因疾病治疗需要,有申请延长医疗期的权利。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聘用合同:(1)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工作的;(2)甲方未按聘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工作条件的。(二)乙方的义务1、
    2023-07-13
    314人看过
  • 劳动工伤上班期间与同事斗殴能认定工伤吗?
    张女士是开发区某包装公司职工,从事纸箱包装工作。2015年3月12日,张女士在操作过程中与上一道工序从事拼缝工作的同事王女士因纸箱放置方向问题发生口头争执。后两人因生活琐事又发生肢体冲突,矛盾进一步升级,王女士在揪打过程中因脚滑导致左脚踝扭伤。王女士觉得自己吃了亏,便电话告知了在家待业的丈夫吴某寻求帮助。当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吴某带领他人来到公司找到张女士,并将其殴打致一根肋骨骨折。后来,公司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派出所出警后,对案件进行了处理。在民警和单位的调解下,双方和解,由王女士支付张女士相关医疗费用。6月11日,张女士、王女士向开发区人社局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经开发区人社局调查核实后,于6月23日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张女士及王女士所受伤不是工伤。焦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生活琐事与同事发生争执而受伤,是否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劳动
    2023-06-09
    160人看过
  • 下班楼梯摔伤是否算工伤:劳动法规问题解析
    下班楼梯摔了不算工伤。首先因为已经下班了,不是在工作时间;公司的楼梯不在你的工作场所内;下楼梯受伤非因工作原因。因此,不符合认定工伤的条件。其次下楼梯也不属于在工作场所内的收尾性工作。还有上下班途中遭受非交通事故伤害,不能认定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才算是工伤。超市员工下班楼梯中摔伤算不算工伤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事故。(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所谓“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诸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所谓“收尾性工
    2023-07-10
    96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字与手印的权威解析
    有效。有效劳动合同,是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依法成立,从劳动合同成立之日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生效之日起,就具备法律效力,即在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并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达到合同双方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劳动合同缺页还有效吗劳动合同缺页是不影响这个劳动合同的效力的,只要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有效条件的即可。劳动合同中有缺页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或者变更,一般要明确约定,如果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应当以补充协议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
    2023-07-05
    207人看过
  • 新劳动法在劳动局上班工伤赔偿怎么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工伤认定条件是什么工伤认定条件:(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患职业病的;(三)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二、上班时间摔倒摔伤工伤认定最高标准怎样规定劳动者在上班途中摔倒,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其他。三、上下班期间上班的工伤认定标准如果上下班的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被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
    2023-02-26
    497人看过
  •  延迟下班是否涉及劳动法:问题与答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下班后开会而不支付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经常在下班后开会而不支付加班费,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付的加班费。关于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拖延下班时间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1.如果超过8小时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那么这是合法的。2.如果经常在下班后开会而不支付加班费,那么这属于违法行为。加班有以下法律规定:1、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2、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3、用人单位不得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劳动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为劳动者出具证明,并在十五日内办理相关手续。同时
    2023-11-16
    417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常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机动车
    词条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机动车
    相关咨询
    • 劳动法规定上班与体检前后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2
      我国劳动法从未规定上班与体检前后问题。企业也没有为普通岗位工作员工做体检的法定义务。只是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对于从事食品经营企业有要求操作人员提供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明的义务。但该义务主要约束的是企业,而非给人。具体还要根据食品企业所安排人员具体从事的工作而定。另外,对于涉及职业病的岗位有体检义务,但此项义务也和劳动关系的成立无直接关系。
    • 深圳劳动法加班规定是哪些样的,求解答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29
      加班工资是以劳动者正常劳动时间工资收入为基数进行计算,不是按底薪。 如果劳动者月正常劳动时间工资收入为2030元,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2030元÷(月计薪天数21.75天×8小时)=11.67元。 劳动者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每小时工资报酬为11.67元X150%=17.50元; 劳动者休息日被安排工作不能补休的工资报酬为11.67元X200%=23.30元; 劳动者法定假日被安排工作工资报酬为11.
    • 劳动法2017年新规定在上班期间上班工伤认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5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
    • 根据劳动法如何算加班啊,求解答!!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0
      在根据劳动法怎样算加班的问题上,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83天和166.64小时,而全年月平均计薪日和计薪时数分别为21.75天和1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计薪时间进行折算。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 劳动合同法解答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7
      职工的年假是详细的规定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需要明确的是: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其中的累计,不是只考虑在一家单位的工作年限,而是指本人累计的工作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