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
(一)明示形式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是行为人通过言语表达其内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诸如当事人之间当面交谈、电话联系等。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行为人以文字符号为表达内心意思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书面形式的优点是通过文字符号将行为人所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客观地记载于一定的载体上,成为确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依据,有利于防止民事活动中的异议和便于民事纠纷的处理。
(二)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行为人虽然并没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和智力状态正常的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那些已经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后果的公民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善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对享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以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三、独立的组织机构形成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初学法律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公司这种组织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公司法上的公司,是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离的组织,股东属于公司的所有者,不一定参与公司的经营。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一人有限制责任公司之外)2-50人,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2-200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成千上万,根本不可能每个股东都参与经营的。
股东通过股东会、股东大会按照一定的规则选择决策机构(董事会)的成员(董事)、监督机构(监事会或监事)的成员(监事)。决策机构(董事会)又通过一定的规则选择执行机构的成员(经理)。
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担任,这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组合在一起,按一定的规则就形成了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
当事人可以约定民事法律行为采用特定形式吗
222人看过
-
民事证据是否可以采用笔录形式?
284人看过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民事行为的形式?
348人看过
-
书面形式是否为合同必须采用的形式?
133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195人看过
-
民间借贷采用的形式有什么
124人看过
-
民间借贷采用的形式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25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 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民间借贷分为民间个人借贷活动和公民与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
-
公民可以采用哪几种形式立遗嘱?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2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遗嘱可采用以下五种形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
-
民间借贷应采用什么形式?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9一、民间借贷应采用什么形式民间借贷最好是签订书面形式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只有签订详细的借款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才能收到保护。民间借贷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自出借人(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完整的民间借贷关系至少包括以下两个要素:首先,双方当事人签订借款合同,表明双方之
-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形式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15一、明示形式 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 1、口头形式:这种形式简便明了,但发生争议时往往不易证明。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使用了,其行为就无效。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一般经过签名盖间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用口头
-
可以采用行政复议的形式都有哪些的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6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实在不具备书写条件的,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并由复议机构工作人员做好笔录,由申请人签字确认,条件具备的,还可以采取数据交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