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火爆,让越来越多人将微信作为新的营销平台,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连日来,多地警方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提示,称近日已发生多起利用微信诈骗的个案,提醒市民在使用微信时,尤其是面对微信朋友圈内发布的购物信息时,应该多长个心眼,以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警方表示,使用微信可以很方便地与周围的陌生人互动交流,但也正因为如此,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果不多加注意就有可能落入他们的陷阱。警方提醒说,微信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中,受害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往往轻信盲从,容易因此给自身财产带来损失。
据山东莱西警方在官方微博上提示,目前不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搞起了微营销,其中也混入了一些不法之徒,他们通过摇一摇功能加附近人为朋友,然后出售假冒产品,不少人因为轻信这些陌生人而遭受损失。警方表示,近日来此类案件发生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微信朋友圈无需实名认证,如果受骗,难以进行维权。为此,警方提醒在微信朋友圈内购物,应当尽量选择和熟人进行交易。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从理论上说,只要拥有QQ号或手机号码就可以拥有并使用微信,但微信后台对于上述用户缺少明确识别,由此会引发风险。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微信的用户数飞速增长,微信的监管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用户个人身份认证,还是到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审核和风险控制,以及到目前产生交易后的纠纷处理机制,作为平台方的微信尚需一套更加有效的监控体系。
-
警方提醒:求职谨防8大招聘骗局
146人看过
-
中消协提醒海外购物谨防“代付费”
105人看过
-
警方提醒购房者谨防房产中介的七种欺诈行为
129人看过
-
网购“卡单”实为诈骗警方提醒严加防范
301人看过
-
业内人士提醒:谨防“购物陷阱”和“模糊广告语”
88人看过
-
微信算命游戏走红警方提醒当心隐私泄密被骗
204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微信购物被骗的解决方法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1如果遭受了诈骗,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并追究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对方有联系地址,可以向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起诉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3、身份证件(例如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4、证明自己遭受诈骗的证据。
-
购买二手房时要谨防哪些诈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购买二手房时谨防哪些诈骗1、中介公司违规操作造成交易风险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大部分购房者都是在房屋中介公司选择房源,有的中介公司也为买卖双方托管购房款,但个别中介公司将客户购房资金挪作他用,加大了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如中介卷款逃逸或资不抵债,房屋交易人索款无望,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利用虚假身份骗取定金及购房款施骗者多是伪造虚假身份,利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为诱饵,在办理房屋更名过户手续之前向购房
-
微信被骗报警有用吗/微信被骗报警有用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04要看被骗金额,是否有用取决于犯罪行为所在地的诈骗立案标准。比如四川省诈骗立案标准为5000元,被骗3000元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报警可能无用。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
-
-
过年提醒:喝酒有风险,劝酒更需谨慎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4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全国上下都弥漫着过年气氛。一年一次的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湖喝海吃,酒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各种花式劝酒也就出现了,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感情深一口闷”,那真是“每逢春节喝三斤”的节奏。可每年因为喝酒喝出事故的人也不少,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啊逢年过节不要乱劝酒,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需要负法律责任哦!?第 一、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患有不宜饮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