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检察机关出台容错机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5 09:02:40 447 人看过

刘某是山东省某市民生部门的一把手,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他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他准备推行一项惠及于民的新政策,但不少身边人却劝他,改革有风险,都快退休的人了,何必去冒这个风险,平安过渡吧,别再晚节不保了。

类似情况在很多地方或多或少地存在。为让刘某这些想干事的领导干部放开手脚开展工作、推进改革,近期,湖南、山东济南等地检察机关出台容错机制,明确改革创新中的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的本质区别,为改革者、实干家撑腰鼓劲,推动形成依法履职、敢于担当、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干事创业氛围。

升级激励机制

中部省份的一位县级市委书记在沿海省份招商时,曾被企业家问道:你们怎么还敢来招商啊?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不敢来了。在我国反腐高压态势之下,招商引资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危险工种,有的干部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能躲则躲。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任务重、难度大,风险也随之加大。面对这一局面,各地涌现出一批拼劲十足、敢于担当的改革者、实干家,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也有一些尸位素餐者不敢担当、不愿作为,持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等消极心态,担心因改革而犯错,裹足不前,导致改革措施落地难。如何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旧改棚改(征地拆迁)是山东省济南市十三五时期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对干部干事创业提出新要求。由于这些领域极易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导致一些干部缩手缩脚,缺乏责任担当。

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郑进毅介绍说,济南市检察院出台容错机制,态度鲜明地鼓励和保护改革创新的干部,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湖南省汝城县县长黄志文说:过去有的职能部门的干部怕失误、怕犯错,干脆不作为、怕作为。湖南省检察机关出台容错机制,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对于保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认为,我国进入改革深水区,需要容错机制为干部在新常态下敢想敢干提供制度性兜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毛寿龙说:容错机制可以形成一个出口,允许纠错,有弹性空间,防止干部懒政、不作为,从这方面讲,此举可以看作激励机制的升级版。

只容为公之失

容错机制首先要解决和明确的问题是:容的是哪些错?这些错和职务犯罪有什么区别?

郑进毅说,容错机制不仅是一种激励机制,更是一种约束和规范机制。容错机制针对的是一般性工作失误,属于过失行为,与渎职犯罪针对情形完全不同,并不涉及其他职务犯罪。

郑进毅进一步分析说,从职责上看,渎职犯罪要么是超越了法定职权,要么是不履行职责,而工作失误没有突破这个范畴;从损失上看,渎职侵权犯罪中,法律规定了明确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等危害后果,而工作失误属于一般性损失,后果不重。

在济南市拆迁改造中,由于有明确的时间要求,面对一些钉子户等实际情况,有的干部超过政策范围,提高了补偿标准和数额。

郑进毅说,如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这些干部的行为确实违反法律,但不能以渎职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国家拆迁补偿标准一刀切,很多实际情况无法适用;从利益上看,拆迁及时完成,项目才能顺利落地,这种获益远大于补偿款的损失;干部这样做是没有私心的,完全出于公利考虑。

容为公之失,不赦为私之罪。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在查办渎职犯罪案件中服务和保障改革创新的意见》也坚持了这一理念。

湖南省检察院出台的意见明确,在履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未达到预期效果或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行为;主观上没有为个人或单位谋取私利,客观上没有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或者有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但情节显著轻微的行为等四种情形,不能认定为渎职犯罪。

不会失之于宽

容错机制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人质疑,容错机制是否会被滥用,成为干部犯错的挡箭牌、护身符,导致对职务犯罪失之于宽?

郑进毅的回答是恰恰相反。他认为,容错机制更有利于打击渎职犯罪,因为容错机制更加明确了政策与法律界限,消除了以往办案中容易出现的灰色地带,提升了办案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记者注意到,多地检察机关出台容错机制的文件中,也都明确要依法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行政慢作为、严重不负责任盲目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玩忽职守犯罪,促进革除庸政、懒政、怠政。

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渎职犯罪侦查处检察官徐娅维说,以前,办理渎职犯罪案件阻力比较大,很多单位多以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为由阻挠办案,现在容错机制严格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如果继续出现上述情况,就要说明到底是工作失误还是渎职犯罪,检察机关办案也更有的放矢。

湖南省检察院新闻发言人段志凌说,在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湖南省检察机关出台措施依法促进改革创新和保护改革者,就是希望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6: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检察院是什么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检察院的设置、组织和职权,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为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
    2023-04-20
    185人看过
  • 检察机关传唤时间限制是什么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有计划进行,及时处理案件,传唤必须使用法定的诉讼文书--传票。传票应先期送达被传唤人。受传唤人应按传唤要求准时到案。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到案的,要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经依法传唤而拒绝到案的,司法机关可根据侦查或审判活动的需要,依法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强制疑犯罪嫌疑人到案。需要对犯罪嫌疑人拘留或逮捕的,也可以在拘传后变更强制措施,执行逮捕或进行拘留。同时,拒绝接受传唤,也可作为对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的一个表现,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一、刑事传唤的
    2023-02-08
    192人看过
  • 检察机关刑事赔偿制度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执行了十余年。检察机关为了更好的执行该法,相应地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的有关规定、办法等,检察机关现在执行的是2000年11月6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国家赔偿法无疑是一部对公民基本权利兑现的法律,但通过这十余年的贯彻实施,其实施效果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达到当初制定这部法律的宗旨和目的。各地检察院的办案实践表明,随着这部法律的实施,赔偿程序、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及赔偿费用支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逐步暴露出来,亟待通过修改、完善,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好地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笔者就赔偿法的归责原则、赔偿时效、支付程序以及免责条款等方面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修改从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可知,该法采用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责任原
    2023-04-24
    438人看过
  • 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最长多久移交检察机关
    一、刑事案件公安机关最长多久移交检察机关看具体情况定。一般的刑事案件从刑事拘留到移交检察院需要二、三个月的时间。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刑诉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案吗刑事案件立案后可以撤案,但只针对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法院立案后,可以撤案;公诉案件立案后,不得撤案。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
    2023-04-20
    470人看过
  • 监察机关与检察院的区别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统筹协调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的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反腐败国际条约实施工作。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这种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检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及其集中统一的特点,这与人民
    2023-04-13
    161人看过
  • 如何向检察机关提出刑事申诉
    (一)人民检察院管辖的申诉包括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以及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申诉。(二)人民检察院管辖申诉案件的具体范围县级人民检察院管辖下列申诉:1、不服本院决定的申诉(另有规定的除外);2、不服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县级人民检察院以外的人民检察院管辖下列申诉:1、不服本院决定的申诉(另有规定的除外);2、被害人不服下一级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在7日内提出的申诉;3、不服下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查决定的申诉;4、不服同级和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申诉。(三)申诉人需提供以下申诉材料:1、申诉书一式两份,需是申诉人亲笔签名的原件,要注明联络方式。2、拟提出申诉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复印件一式两份。3、其他证据材料。一、民事抗诉的流程第一是检察院受理,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会在收到申诉状
    2023-03-08
    21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检察院批捕检察机关多少条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2
      有五条。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件材料和证据一并报送人民检察院审査批准。人民检察院审査后,认为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有逮捕必要的,应当批准逮捕。
    • 检察机关是行政机关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18
      检察机关不属于行政机关。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检察机关立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程序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1
      1、对立案材料的接收 一律接收,不属于管辖范围的,转交有关机关;若需采取紧急措施,应采取紧急措施。 2、立案中的初查 在初查过程中,可以采取询问、查询、勘验、检查、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初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不得对初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初查对象的财产,不得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3、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处理方式:立案和不立案。 无论是立案还是不立案,都必须书面决定。 不
    • 检察机关如何提出申诉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04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的规定,对于已经生效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诉: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违反法律
    • 纪检监察机关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检查全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建立协调联络机制承办具体事务。地方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宣传、外事、发展改革、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履行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工作的管理、监督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