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网暴相关法律法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1 04:31:57 264 人看过

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明确规范和法律约束主要体现在,若以恶意和诬害他人为目的在网络平台擅自捏造事实、涉嫌侮辱或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面对此类诽谤性信息的浏览量超过五千人次,并且转发次数也达到五百次之多,更有甚者导致受害人产生自残、自杀等不良后果时,即可依照刑法中的诽谤罪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严肃的刑事责任追究;同样,如果行为人在网络平台针对其他人进行肆意谩骂,其情节十分恶劣的话,同样可能受到法律制裁并面临相应的刑罚处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三)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06: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网络造谣传谣犯法吗,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举报
    网络造谣传谣犯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举报方法是先收集证据材料,然后找相关网络平台投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一、网络造谣传谣犯法吗网络造谣传谣犯法,虽然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但是规定了诽谤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了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举报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举报如下:1.收集相关网络谣言证据,比如谣言内容的保存,如果是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可以通过保存相关图片,网站文章截图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023-06-05
    452人看过
  • 造谣的法律定义
    法律综合知识
    一、造谣的法律定义通过个人想象,虚构事实,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虚构信息散布就属于造谣。实施的造谣行为如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损了,那么需要承担支付民事赔偿金的义务。造谣的行为如果扰乱了社会秩序,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理造谣案件的公安机关如果认为造谣行为造成的后果较轻,受到的处罚则一般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院如果认定造谣的行为废了诽谤罪,那么造谣者通常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案件一般属于自诉案件,需要被诽谤者自行向法院提出自诉请求。为了提高此请求被法院受理的概率,在提出自诉请求之前,最好就先先收集齐全相关证明自己满足了起诉条件的材料。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
    2024-01-31
    278人看过
  • 疫情造谣法律条文是什么?
    疫情造谣法律条文是《刑法》第291条第2款,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一、为防止疫情蔓延可以擅自设卡拦截吗?为防止疫情蔓延不可以擅自设卡拦截,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
    2023-06-26
    51人看过
  • 在网上造谣,造谣者有何法律责任以及如何处罚?
    1、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2、行政责任:散播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3、刑事责任:比如煽动分裂国家罪,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比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传播性病既遂怎么认定?1、行为人是否患有严峻性病。卖淫、嫖娼者只要患有严峻性病,才有可能构成传达性病罪。患有性病,若不归于严峻性病,也不能构成传达性病罪。2、行为人客观上是否施行了卖淫、嫖娼行为。3、行为人片面上是否明知自己患有严峻性病。假如行为人不明知自己患有严峻性病,即便施行了卖淫、嫖娼行为,也不构成传达性病罪。4、行为人是否自愿施行
    2023-05-07
    253人看过
  • 谣言罪审判标准:明确界定与谣言罪相关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并没有传播谣言罪这一罪名。应当认定为诽谤罪。立案标准如下: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主要指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杀等情况。公共平台散播谣言是什么罪1、公共平台散播谣言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3-07-08
    459人看过
  • 针对家庭暴力相关法律
    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法律:家庭暴力行为应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行为,偶尔的打骂不构成家庭暴力。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为。其形式既包括殴打、罚跪、捆绑、拘禁等体罚形式,也包括威胁、恐吓、辱骂等精神虐待。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一、打到什么程度算家暴?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
    2023-03-11
    73人看过
  • 家暴的含义及相关法律
    法律综合知识
    一、家暴的含义及相关法律家暴的含义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关于家庭暴力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条、第二条、第十三条等。前述法律规定,家庭暴力包括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且家暴受害者一方可以通过向有关组织求助,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进行维权。二、遭到家暴应该怎么办遭到家暴的可以:1.双方可以协议离婚。2.收集家暴的证据,包括视听资料、录音录像、照片、通话记录、书证:男方写的悔过书等、证人证言等。3.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4.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
    2023-07-10
    136人看过
  • 网络造谣传谣违法吗判刑吗?
    一、网络造谣传谣违法吗判刑吗?网络造谣传谣违法,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对此进行判刑的,网络造谣应当承担诽谤罪的刑事责任,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只规定了诽谤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是什么(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
    2024-01-21
    105人看过
  • 票据变造发生相关法律条文规定
    1、变造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变造属违反法律的行为,票据法对行为人科以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变造人的刑事责任,依《刑法》第177条之规定论处,民事责任,则依民法上侵权行为的制度确定。2、变造前的签章人,对变造前的记载事项负票据责任。3、变造后的票据仍然有效,变造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票据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的签章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的签章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4、变造人未签章,不负票据责任,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依票据法上签章者就票据文义负责的规则,变造人未在票据上签章,不能负担票据责任,但其变造行为给其他票据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由其向受损失的当事人负赔偿责任。银行承兑汇票5、不能辨别是在变造前还是变造后签章,视同在变造前签章。视同在变造前签章,签章人就变造前记载事项负责,对签章人有利。票据法作这样的规定
    2023-06-06
    55人看过
  •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骂人会被行政拘留吗如果是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会被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
    2023-06-26
    236人看过
  • 网络造谣诽谤要负法律责任吗
    一、什么是网络造谣诽谤和网络诽谤罪网络造谣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造谣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网络造谣诽谤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网络诽谤罪。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二、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
    2023-02-19
    399人看过
  • 网络造谣法律上是怎么处罚的
    网络造谣应当承担诽谤罪的刑事责任,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只规定了诽谤罪,处罚标准是根据涉案事实的严重程度来认定的,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造谣认定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
    2023-04-01
    72人看过
  • 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还是犯罪,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
    一、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还是犯罪网上造谣诽谤他人是违法的,也有可能是犯罪。一般情况下的网上造谣诽谤只是普通的违法行为,具有下列情况的,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诽谤罪: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二、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网上造谣诽谤他人适用的法律如下:1.不构成犯罪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2.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3-06-22
    76人看过
  • 暴力取证罪的相关法律条文是什么?
    暴力取证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暴力取证罪构成要件暴力取证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即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逼取证人证言的目的。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犯罪对象为证人。所谓证人,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案件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的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所谓暴力,既包括捆绑悬吊、鞭抽棒打、电击水灌、火烧水烫等直接伤害证人人身使其遭受痛苦而被迫作证的肉
    2023-07-18
    19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网络造谣罪”相关法律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21号,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
    • 造谣传谣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相关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7
      造谣传谣相关法律规定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网络造谣罪应该怎么处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5
      根据你的问题法律如何处罚网络造谣罪,我的回答是: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
    • 微信群里造谣中伤别人的相关法律责任?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6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网络诽谤造谣的法律问题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0
      关于诽谤造谣适用法律如下: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