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结婚证丢失,双方可以持户口簿和身份证向原婚姻登记机关或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核实婚姻登记档案,确认属实的,补发结婚证。领取结婚证后,如果双方能就离婚事宜达成一致,可以到原婚姻登记机关或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如果不能就离婚事宜达成一致,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起诉离婚后结婚证丢了怎么办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无论是协议离婚亦或是诉讼离婚,原则上需要提交结婚证的,所以可以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补办结婚证或者开婚姻状况的证明,但是如果在诉讼离婚中,确有合理的理由如结婚证遗失、毁损等,并且经过法官同意,是可以不提交结婚证的。
近两年登记结婚的夫妻,档案还存在各区县的婚姻登记处,补办人只要带上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合影再到初次领证处补办,当天即可拿到新证。
登记结婚已经超过两年的夫妻想要补办结婚证,则需要到各区县档案馆查出登记材料,复印后再带上户口本、身份证、照片到当地婚姻登记处补办结婚证即可,当天就可拿到新证。
结婚证,是证明双方婚姻存在的最有效证明。离婚的前提是婚姻关系存在,所以,结婚证一定不要丢,如果丢了,一定要及时去补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婚姻登记机关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及有关证件之日起7日内审查核实并出具《夫妻关系证明》。《夫妻关系证明》与《结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七条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
结婚证离婚证丢了补办条件
280人看过
-
结婚证离婚证都丢了再结婚怎么办
365人看过
-
离婚证丢了可以补办吗,离婚证丢失怎么补办
93人看过
-
结婚证丢了怎么补办结婚证,补办结婚证的条件有哪些
457人看过
-
结婚证丢了怎么补(补办结婚证需要的材料)
370人看过
-
结婚证掉了一本怎么补办,结婚证丢失了一本怎么补办
136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丢失了结婚证离婚证怎么补办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5对于结婚证离婚证怎么补办吗做出以下回答: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补办了结婚证后提交给公证机关。
-
结婚证丢了怎么办? 怎么补办结婚证?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8、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簿、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证、证。补办结婚证是可以由当事人委托他人办理,但应当提交经公证机关公证的当事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和委托书,上还应当写明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的时间及承办机关、目前的婚姻状况、委托事由、受托人的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受托人应当同时
-
结婚证补办丢了怎么起诉离婚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21、起诉离婚需要原告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并预交案件受理费,去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立案。结婚证丢失,可以由当事人自行携带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去办理结婚登记的民政局开具婚姻状况证明,该证明的效力等同于结婚证,也可以补领婚姻登记证。 2、需要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婚姻登记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的婚姻登记档案记录证明。婚姻登记档案遗失的,当事人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婚姻状况的证明
-
离婚不小心丢了补办结婚证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14凡当事人自愿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 (1)证明; (2)、(3)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4)、(5)。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夫妻一方经济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协议的内容应当有利于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