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威胁的方式签合同构成哪些罪
威胁他人签订合同可能涉及的犯罪有很多,如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都有可能。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采用特定合同形式的目的有哪些
采用特定合同形式的目的是便于区分其他的合同形式;方便当事人调取查用;更加明确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符合交易习惯或者地区的交易方式。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合同是哪些,合同是指哪些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是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其特点是: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由于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因此,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这就是说,当事人各自追求自身利益出发而作的意思表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交互的才能成立合同!第三,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一致的协议。协议一词,在民法中有时作为合同的同义语,也可以指当事人形成的合意。由于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因此当事人只有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合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
签署合同时采取威胁方式会有什么风险?
277人看过
-
网贷的威胁方式有哪些
196人看过
-
哪些方式可以用于收集威胁恐吓罪的证据
180人看过
-
威胁恐吓罪证据:有哪些取证方式?
305人看过
-
言语威胁怎么构成威吓罪?
226人看过
-
对未成年构成犯罪的威胁
314人看过
-
构成恐吓威胁罪的行为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1构成恐吓威胁罪也包括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
用威胁方式签合同对自己有什么损失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7威胁他人签订合同可能涉及多种犯罪,如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恐吓、威胁或者威胁被害人,非法占有被害人公私财产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者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产、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
敲诈勒索罪采用了威胁方式的特征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威胁或要挟的方法没有特别的规定,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达到非法索取公私财物的目的。威胁或要挟的方法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
-
哪些方式构成合同诈骗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24合同诈骗罪的诈骗行为方式包括: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构成口头威胁罪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7需要根据具体情节来进行确定责任。恐吓威胁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有实际损失并能证明损失与侵权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也可以主张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