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法律法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9 09:12:56 439 人看过

一、什么是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査制度等。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二、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基本原则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2.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1)对公民来说意味有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

(2)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

(3)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平等地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强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5日 04: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失业保险相关文章
  • 第二条劳动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第二条是否算作续约员工的第二次雇佣是指员工在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与另一家公司建立劳动关系,或与同一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与同一公司重新建立劳动关系。续签是指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有意愿继续维持劳动关系,并经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前者是间歇性法律行为,后者是连续性法律行为。因此,第二次入职不属于续聘员工第二次入职是否有试用期如果员工辞职并重新加入,如果雇主之前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同意试用期,雇主不能再次与工人商定试用期。同一雇主和同一工人只能约定一个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仅规定试用期,则不确定试用期,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的长短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足3个月的,不约定试用期;不足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三年以下,两个月以下;超过三年的,不得超过六个月。双方约
    2023-05-07
    426人看过
  • 《劳动法》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规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就是劳动关系为社会主义劳动法规调整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依劳动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公民和法人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劳动关系主体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在客观上是从属的。劳动关系的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并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
    2023-07-21
    288人看过
  • 劳动法有多少法律法规
    劳动争议调解
    一、劳动法有多少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
    2023-04-12
    279人看过
  • 劳动法新规拖欠扣工资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拖欠扣工资的法律责任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二、公司拖欠扣工资的仲裁流程是什么?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
    2023-03-29
    292人看过
  • 劳动关系有什么法律,法律关系是什么样的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应是指机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照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指定的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所产生的法律关系。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1: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双重性质。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以及建立劳动关系的条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确定。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后,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处于提供劳动力的被领导地位;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使用者,处于管理劳动者的领导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2:
    2023-05-04
    202人看过
  • 劳动工伤法律劳动工伤法律是应该怎样规定的?
    一、劳动工伤法律是应该怎样规定的?法律规范对工伤的规定如下:《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
    2023-06-16
    400人看过
  • 顺延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是怎么样的?
    一、顺延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是怎么样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无论是首次签订还是期满续签,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法律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期满自动顺延的约定条款,免除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故要求公司与其重新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二、“自动续签”是否等于合法的劳动合同订立行为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一句话内涵很丰富,所谓的书面劳动合同必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存在书面合同法律上书面的范围不仅是指纸质,电子形式的合同也行,如电子邮件。但是由于电子形式容易被修改,不太可靠,一旦发生争议,需要对合同的真实性进行讨论,枉费功夫,所以推荐使用纸质的劳动合同。2、存在签订行为签订是对劳动合同条款的认可。纸质的劳动合同上,双方要签字盖章而电子形式的合同中,表示认可的语句和发出该语句的行为也是签订。3、存在
    2023-04-29
    427人看过
  • 在法律规定中拘役劳动做什么
    在法律规定中拘役劳动做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条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第三十四条在保证安全和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前提下,看守所可以组织人犯进行适当的劳动。人犯的劳动收入和支出,要建立帐目,严格手续。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它具有以下特征:1.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半年)。所以,拘役是中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2.拘役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3.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刑罚方法。由于拘役剥夺犯罪人的自由,所以与管制具有明显区别。由于拘役是刑罚方法,所以它与行政拘留、刑事拘留
    2023-03-16
    249人看过
  • 劳动者违反保密规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劳动者违法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民事责任。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又称为违法辞职,是指劳动者违反法定或者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或者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其民事责任包括:符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但不符合解除程序的,应当补办相关手续;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如果用人单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招收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
    2023-02-23
    405人看过
  • 劳动保障是什么意思?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一、劳动保障是什么意思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这是区别于其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制度。劳动保障的内容是主体的独立人格、法律地位和物质利益。主体的独立人格是获得法律地位的前提,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又是实现物质利益的前提。劳动保障首先要确立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劳动者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资本、独立于其他任何人,成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享有自主择业权的主人;用人单位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其他单位,成为能够自主经营,拥有用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劳动保障其次是要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维护主体人格和法律地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二、劳动保障法规中关于社保的规定社会保险是政府在劳动者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等情况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中断劳动而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及供
    2023-02-25
    458人看过
  • 劳动法律仲裁是什么意思?
    一、劳动法律仲裁是什么意思?劳动法律仲意思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二、劳动仲裁公司拖欠工资需要什么材料劳动仲裁公司拖欠工资需要的材料如下:1.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企业信息。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打卡记录等等。三、劳动仲裁会记录在劳动者档案中吗劳动仲裁不会记录在劳动者档案中的,劳动仲裁属于民事纠纷,个人档案不会进行收录,只有在违反刑法,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时,个人档案才会
    2023-04-25
    459人看过
  • 劳动争议证据责任规则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处理规则》第二章第四条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劳动人事争议的赔偿责任法有何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由发包人控制和管理的,发包人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没有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提供证据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并告知当事人在履行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积极、诚实地提供证据,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应当对合同成立并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有争议的,请求变更、解除、终止合同的一方应当承担举证责任,有义务履行的一方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主张中断或者中止仲裁时效的,应当对造成中断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第八条因用人单位的解聘、开除、辞退决定发生争议的,解除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作年限等,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有异议或者
    2023-05-07
    369人看过
  • 劳动法辞退是什么(劳动法新规定辞退补偿)
    最近临近年底,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传出被迫减员的消息。员工离职赔偿相关的问题又成了HR们关心的热点,离职补偿金应该怎么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整理了一下表格,供各位HR参考: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用来指代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补偿金和赔偿金有差别单位把我辞退了,是该支付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一、支付情形不同#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如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期满解除等情形),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划重点:经济补偿金
    2023-05-05
    240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1)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终止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或者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造成劳动者损失的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导致劳动者辞职的;(6)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增加或者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工资的;(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不称职,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后仍不称职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9)订立劳动合同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双方协商不成变更劳动合同协议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法律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条件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时,处于破产边缘,解除劳动合同的(11)用人单位在
    2023-05-07
    111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并促进其再就业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失业保险基金除用于支付失业保险金以外,还要将部分资金用于... 更多>

    #失业保险
    相关咨询
    • 劳动法是如何规定劳动时,法律怎么规定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20
      劳动法对于劳动时间的具体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且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若要加班,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一般加班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 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法律法规区别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23
      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 什么是劳动法的原则,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29
      《劳动法》的原则是指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具体包括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合法性原则等。
    • 劳动争议法律法规劳动仲裁法律法规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9
      1、事实清楚原则。所谓事实清楚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应当坚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调解的原则。事实清楚是调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才能使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从而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事实不清,不能调解。 2、自愿原则。所谓自愿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是否进行调解,能否达成协议,完全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当事人如果不自
    •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8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