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的途径有什么
1、当事人可按下列程序进行劳动仲裁:先提出仲裁的申请;如果仲裁委员会予以受理的,然后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再开庭审理,由各当事人进行辩论和质证;最后由仲裁庭及时作出裁决。
2、如果不予受理的,则作出书面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二、劳动仲裁不受理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条件如下:
1、申请仲裁主体不合格;
2、争议的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3、不属于受案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4、仲裁申请已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5、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
申请人即不是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也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三、劳动可以力鉴定的条件有什么
首先,劳动可以力鉴定又称工伤评残,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成患职业病,对劳动和生活可以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劳动可以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可以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评残标准;
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工伤职工的劳动功可以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制度。
其次,工伤职工进行劳动可以力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可以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
职工经治疗后,确认是因工伤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工伤职工的残疾对以后的工作、生活将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伤残程度已经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可以力。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可以力的,应当进行劳动可以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劳动仲裁庭不出庭,有什么可行的解决途径?
290人看过
-
劳动仲裁后是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232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诉途径
247人看过
-
劳动人事仲裁过程:仲裁裁决的执行途径
483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最终解决途径?
348人看过
-
申请仲裁是否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可行途径?
345人看过
-
我国的仲裁裁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执行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
劳动仲裁裁决及其履行途径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4劳动仲裁进行履行的话,一般来说是冻结或者是划拨存款管也可以扣留停留。被申请人的收入,以及查封,押解,冻结,拍卖,变卖其名下相关财产。如果双方已经进行劳动仲裁的判决,对方拒不进行执行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要辞职,没有劳动合同,有什么途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6可以携带相关证据,例如可以证明您在公司上班的证据以及没有违反公司的管理制度等证据去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步骤如下: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
-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途径的途径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8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技巧有哪些 1、先了解案情,确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即找到被申请人。现在有些单位让劳动者签订空白合同,一旦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就很难确定用人或用工单位。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社保明细、工作牌(证)等来确认被申请人。 2、确定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区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有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 3、写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有哪些法律途径可以解决劳动仲裁的办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17发生劳动仲裁,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