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通过下列方式来接受要约收购:
1、收购人,则应当委托证券公司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办理预受要约股票的临时保管;
2、同意接受收购要约的股东,应当委托证券公司办理预受要约的相关手续;
3、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临时保管的预受要约的股票,在要约收购期间不得转让。
一、豁免要约收购利好利空
豁免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在实施可触发法定要约收购的增持行为时,依法免除发出收购要约义务。在中国,受理和批准豁免收购要约请求的机构是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于投资者而言,申请豁免要约收购是属于利好的消失。
二、股份公司转让股权限制
1、转让场所的限制。《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该条中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全国性的证券集中交易系统、地方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和从事证券柜台交易的机构等。2、发起人所持有股份的转让限制。由于发起人对公司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公司和其他股东、公众的利益,防止发起人利用设立公司进行投机活动,保证公司成立后一段时间内的稳定经营,各国公司法规定发起人的股份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转让。《公司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发起人股份的转让,须在公司设立登记三年后进行,并经公司原审批机关批准。”3、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转让的限制。《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4、对公司收购自身股份的限制和接受本公司股票为质押标的的限制。
三、上市公司收购程序有哪些
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有:投资者持有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在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达到百分之三十时,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对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进行公告。
-
如何正确地接受要约收购
90人看过
-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接受要约收购
203人看过
-
提前接受要约收购协议意味着什么
389人看过
-
要约收购协议的预先接受是什么意思?
324人看过
-
豁免要约收购后会怎样
420人看过
-
收购要约的期限是多久,收购要约的程序是怎样的?
117人看过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
要约收购失败会怎么样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2英国《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受要约人有权撤销其承诺;香港《收购与合并守则》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更加完善,规则第17规定:“如果要约在首个截止日期计21日后仍未成为无条件,接纳者有权撤回该项接纳,这个撤回接纳的权利在该项要成为无条件之前都可以行使”这种规定的目的是想赋予受要约人在要约失败的情况下一个重新考虑是否出卖自已股票的机会我国《股票条例》第51条借鉴英国的作法规定“收购要约
-
收购要约的期限是多久,收购要约的程序是怎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2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在要约收购期间,被收购公司董事不得辞职。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接受收赃后怎样定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8涉嫌的罪名是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隐瞒、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依照刑法的规定,有追缴相关财产、责令退赔、返还、没收、上缴国库等几种方式。1、追缴:对于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所得仍存在的情况,侦查机关和公诉机关应当在案件侦查、审
-
-
收购要约发出后对收购人和受要约人产生效力对收购人有什么法律效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5收购要约发出以后,即对收购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定的效力。我国《证券法》第84条、85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6条、37条、第38条、39条对此进行了规定: 1)对收购人的效力 收购要约对收购人的效力是指,收购要约一经生效,即对收购人产生约束力。这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收购人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 其二,收购人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不得随意变更收购要约中的事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