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新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0 10:50:20 190 人看过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我市综合改革工程重点任务的要求,我市对涉及有关民生问题的户籍通迁和人才落户政策进行了制定和调整。此次出台的《南京市户籍市域范围内有序通迁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人才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方便市民生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详解全市户籍通迁7大热点问题

从今年12月1日起,南京“老五县”和主城区户口不通迁历史将正式终结,“老五县”居民迎来利好。户籍通迁后,南京主城区人口会不会迅速膨胀主城区有无相应的承载能力“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移到主城区,其教育、住房、社保等保障如何实现

在市政府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对户籍通迁相关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热点一】

市内户籍通迁不设指标限制

问:市内户籍通迁程序如何办理有无指标限制

答:市内户籍通迁,可直接到迁入地公安机关办理,“老五县”居民迁入主城区,部分区可到公安分局户政大厅办理,还有部分区可到派出所办理。目前,市内户籍通迁没有指标限制。

南京户籍通迁符合国家、省市户籍改革精神。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我市“老五县”居民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就是本市存量部分,应优先解决户籍通迁问题。

【热点二】

合法稳定住所指自有产权房

问:合法稳定住所如何理解是否包括人才公寓、公租房、长期租赁房

答:合法稳定住所指自有产权房,落户的户口数量和住所面积没有关系。南京属于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型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应严格控制。因此,合法稳定住所才确定为自有产权房,长期租赁房、人才公寓等暂不纳入。

以六合区潘先生为例,前段时间他在秦淮区购买了一套55平方米商品房,如果按照此前户籍迁移规定,他将无法办理落户手续。但户籍通迁政策实施后,他将可以直接前往秦淮区办理落户手续。办理落户的户口数量没有限制,以实际居住情况为准。

【热点三】

农村居民入城不取消宅基地使用权

问:“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3项基本权利会不会取消

答:户籍全市通迁,“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不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热点四】

农民户口进主城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问:“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其教育、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有无保障

答:“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后,原则上和主城区居民享受同等的教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但具体保障办法需要市政府进一步出台配套细则。

在社保方面,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并轨,居民医疗保险尚未并轨,但新农合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平均保险比例大体相当,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还要略高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户籍通迁后,通迁人员可能由新农合转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医保支付压力较小。

2014年,财政(市区两级)对居民医保补贴320元、对新农合补贴470元(六合、溧水和高淳区)至500元。

【热点五】

外地人积分落户政策已提交初稿

问:外地人积分落户政策何时出台

答: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相关初稿已经提交市里审议。

【热点六】

通迁不会带来人口迁移重大波动

问:“老五县”户口迁到主城区,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户籍通迁后,“老五县”人口会不会蜂拥进主城区,从而带来人口迁移重大波动

答:从我市前几年人口迁移情况及外地户籍通迁情况看,应该不会出现人口迁移重大波动。南京市2011年至2013年,3年间原五县迁往市区分别为3853人、3578人、2997人,由市区迁往原五县的分别为2614人、1883人、1443人,净流入市区1239人、1695人、1554人。

对比苏州市情况,2010年苏州县级市迁往市区约2200人、市区迁往县级市约1200人,净流入市区1000人。2011年苏州实施户籍通迁后,3年间净流入市区1945人、899人、1167人,2014年上半年净流入65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苏州户籍通迁后,除第一年迁移量较大外,后几年趋于平稳并保持通迁前水平。因此,预计我市户籍通迁后,不会出现人口迁移的重大波动。

【热点七】

户籍通迁短期内对楼市影响不大

问:12月1日起,“老五县”户口和主城区通迁,且购房落户取消面积限制,对楼市中的小户型能否带来利好

答:我市一家地产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分析,受户籍通迁影响,小户型肯定迎来利好,但对楼市短期实质性影响不大。在目前市场提供的产品中,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并不是主流,因此即使小户型受到追捧,对整体楼市的影响仍然不大。另外,在换房成本较高的背景下,购房者仍然倾向于选购两室或者两室以上的产品。

不过,随着户籍通迁的有序进行,楼市仍将迎来长期利好。户籍通迁将带来人口有序流动,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从中长期来看,户籍通迁将增强落户“老五县”的吸引力,随着“老五县”和主城区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楼市关注度将更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2: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户籍相关文章
  • 户籍制度改革的依据
    户籍制度是指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2023-05-04
    317人看过
  • 户籍制度改革详细说明
    户籍制度改革:通过落户和居住证实现有市民化的城镇化“本次改革非常重要的是居住证制度,”经济学家辜*阻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专访时指出,“不仅户口上有公共服务,居住证上也要有基本公共服务。对于不愿或不能在特大城市落户的外来人口,通过居住证制度逐步享受原来只有户口上才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8月12日,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张*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鹏作客中国政府网,详细解答媒体和网友关心的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大城市吸引力强,但落户门槛特别高,目前改革方案当中特大城市的步子和口子都特别小,而且很慢,如何化解这个领域改革的供求矛盾?辜*阻坦言,特大城市“落户”的口子非常小,目前某些城市已经开展的“积分落户”名额也十分有限。因此,户籍改革是一种双重
    2023-05-05
    393人看过
  •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从2010年8月15日开始,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重庆此次大手笔推出的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将成为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配套制度设计最完善、影响最深的一次实践。市长比喻重庆市市长黄*帆形象地比喻:在这次户籍改革中,进城农民将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脱掉的这三件衣服核心是"土地",土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新政,不同情况的农民心态各异。那么哪些农民将选择"离开土地",开始城市生活重庆市又将如何做到让农民放心地"离开土地"改革进展[市户籍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人徐-强介绍,我市户籍制度改革自7月28日全市动员会后,市公安局率先启动农转城工作,自8月1日发出第一本家转城户口本后,已经有1411万人申请转户,其中整户转户2276户。各
    2023-05-29
    192人看过
  • 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利好
    这么些年来,公众期盼改革,是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桎梏。其脱胎于计划经济年代,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今天市场经济如火如荼,人口流动已成为常态。现行的户籍制度就像一块骨头,卡在无数人的喉咙口,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仅严重侵害民众的迁徙自由和公共福利,也影响到城市化的正常推进,因而受到来自民间、媒体以及学者专家几乎一边倒的抨击。因此,《意见》的印发很快引起社会热议。尽管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并未一放了之,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落户还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但就现阶段来说,其所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已经够中国社会消化好一阵了。首先,此举无疑将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因为根据《意见》,我国即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今后,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这势必激发
    2023-06-08
    204人看过
  • 户籍制度改革要注意什么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系尚不完善一是户籍制度发展到今天,附着的社会管理功能、经济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福利格局较为复杂,就业、住房、教育、土地、养老、医疗、生育、信息支持、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都直接和户籍挂钩。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不单纯是户口的放开,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二是相关顶层设计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要求,最终达到有效拉动内需,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中国梦。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有全局的、系统的、科学的顶层设计对改革进行指导。(二)现行公共服务体制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矛盾较大1.户籍迁移放开速度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不匹配。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一些地方正是由于放开户籍限制后,无力承担大量新进人口的公共服务而紧急叫停,如2004年郑州户改政策一步放开,几十万人口涌人城市,涌入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迅速增多,而市区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最终只能叫停。2.我国公
    2023-05-04
    218人看过
  • 多地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取消农业非农户口区分
    中国正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已有河南、新疆、黑龙江、河北4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这些省份均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居住证制度,其中,郑州、哈尔滨明确将建立积分落户制度。观察可见,近期中央要求各地抓紧出台本地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更多的省份将会公布户籍改革方案,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逐渐步入快车道。多地公布户籍改革意见明确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区分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要根据中央总体部署,抓紧出台本地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布,使户籍改革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随着这一户籍改革顶层设计的公布,不少省份紧锣密鼓采取行动,相继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据中新
    2023-06-07
    447人看过
  •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政策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以渝办发〔2010〕202号文件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试行)》,作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10〕78号)(以下简称78号文件)的三个重要配套办法之一,于2010年8月1日起同步实施。为了让广大转户居民了解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有关政策,维护好转户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现就有关政策规定及办理程序等内容作如下说明及解读。一、《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社会保障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好78号文件,让广大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后,能够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通过制度创新和调整完善,整合各种社会保障资源,拟定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市政府办公厅以渝办发〔2010〕202号文件印发施行。二、适用范围及
    2023-06-09
    384人看过
  • 全国已有4个省出台了本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
    中国正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已有河南、新疆、黑龙江、河北4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这些省份均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居住证制度,其中,郑州、哈尔滨明确将建立积分落户制度。观察可见,近期中央要求各地抓紧出台本地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更多的省份将会公布户籍改革方案,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逐渐步入快车道。多地公布户籍改革意见明确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区分11月17日召开的全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要根据中央总体部署,抓紧出台本地区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布,使户籍改革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随着这一户籍改革顶层设计的公布,不少省份紧锣密鼓采取行动,相继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据中新网
    2023-05-29
    171人看过
  • 沈阳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细则
    2013年出台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细则规定,从2013年起连续5年办理《居住证的市民,5年后可在沈阳落户。对长期在沈阳市生活、在沈阳市连续办理《居住证且参加社会保险达5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的,准许户口迁入沈阳市。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是在同一区、县(市)范围内居住且办理《居住证达5年以上连续居住并且办理《居住证不得中断,中断则需重新计算时间。三种急事办临时证当日可取目前居民办理身份证需到户籍所在地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办理(和平区在区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双休日、中午照常办公。首次申领、到期换领每证20元;损坏换领、丢失补领每证40元。首次办理二代身份证时限为25个工作日,临时身份证2个工作日。居民遇到三种紧急情况申请办理临时身份证当日可取,是当日下午前去办理,次日上午可取,即:要乘坐飞机的,持飞机票办理;要坐火车的,持火车票办理;要考试的,持准考证办理,收费标准为10元。
    2023-05-29
    306人看过
  •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回眸
    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出台1951年7月16日,公安部公布《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了对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社会变动(社会身份)等事项的管制办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户口管理条例,基本统一了全国城市的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等级制度的指示》的发布统一了全国城乡的户口登记工作,规定全国城市、集镇、乡村都要建立户口登记制度,户口登记的统计时间为每年一次。农与非农二元格局确立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出台,集中体现了该时期户口迁移的两个严加限制基本精神,即: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小城镇户籍逐步放开1984年10月
    2023-06-08
    301人看过
  • 2021年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四项变动:(一)出生登记:指公民到派出所申报办理新生婴儿户口的登记制度。(二)死亡登记:是指公民到派出所申报办理注销死亡人口户口的登记制度。(三)迁入登记:是指派出所为从辖区外迁入到本辖区定居的公民注册常户口的登记制度。(四)迁出登记:指派出所为迁往本辖区以外的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出手续的登记制度。常住类型户籍和非户籍什么意思常住户口(籍):是指当事人最新的户口本首页“住址”一栏登记的所在地对应的户籍(每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常住户口所在地登记为常住人口)。非(常住)户籍:是指当事人离开户口本上的地址,在其他地方居住(需要申请领取居住证)的具体地址(只要符合《居住证暂行条件》第2条的规定,就应该向居住地的辖区派出所申请领取居住证)。原则上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进行生活,如果离开应当进行户口迁移,其目的是方便统计人口和管理,在法律上也作为诉讼管辖的依据。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如
    2023-07-07
    120人看过
  • 宜宾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宜宾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省政府公布《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细化宜宾户籍制度改革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等。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上,四川省提出全面放开除成都市外所有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这是我省户籍改革制度一大亮点。”,国务院的《意见提出户口迁移差别化,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和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而四川只有两类,即成都这一特大城市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其余所有城市无论大中小,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去年5月出台的《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改进户政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放宽落户限制条件,此次《方案在全国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出大、中、小城市都要放开,四川走在了全国前
    2023-05-10
    427人看过
  • 2024户籍制度改革有哪些亮点
    户籍制度改革,这4类人将受益公安部要求,紧紧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重点推进。突出重点群体,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4类群体为重点,逐一研究落户政策,逐一提出解决方案。突出重点地区,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镇要在准确把握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落户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分区域分阶段落户。户籍人口占比低的城市,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比重。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有关部门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要将农民的户口变动与“三权”脱钩,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重点解决这些人的落户问题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户籍政策,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部署会上表示,要抓紧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坚持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重点解决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2023-12-12
    468人看过
  • 户籍改革:济南青岛符合\”适度控制\”的落户标准
    “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这是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的规定,今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对《意见进行解读。大众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17地市大部分符合小城市和中等城市落户条件,而济南城区人口前年已超过300万,而青岛市区常住人口去年已逼近500万,达到481.4万,如果按照户籍改革意见来看,符合“适度控制”的落户标准。少数城市符合“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有序放开落户条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区分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城区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等落户条件和标准。《意见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
    2023-05-29
    114人看过
换一批
#户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户籍
    词条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户籍
    相关咨询
    • 北京户口制度改革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03
      北京户口改革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9月19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中心城市人口密度降低。
    • 新型户籍制度的主要改革内容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7
      请参考以下内容: 最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改革重点】 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主要任务】 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原则把握】 一要尊重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意愿,群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何时进城,都要让群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
    • 户籍制度有哪些变革?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2
      一、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县人民政府驻地镇等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常住户口登记。二、中等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在城市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市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较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的标准,全面放开落户
    • 海南省公安厅户口怎么落户?海南户籍有什么改革制度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
      近年来落户于海南的人越来越多了,海南省公安厅户口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落户的条件要求: 办理条件夫妻互相投靠落户: 夫妻互相投靠居住生活满一年的,可在夫妻一方居住地落户,被申请人属于农业户口人员,可办理“农转非”手续;如夫妻一方为非农业户口,已在农村随夫妻另一方一起务农满一年的,经农业户口夫妻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居(村)民小组(经济社)、居(村)民委员会、乡镇(街道)政府同意,可办理“非转农”户口手续
    •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全文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9
      六、建立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机制 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一)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处置机制。 1.对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允许自转户之日起3年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在承包期内允许保留林权。鼓励转户居民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对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