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和我市综合改革工程重点任务的要求,我市对涉及有关民生问题的户籍通迁和人才落户政策进行了制定和调整。此次出台的《南京市户籍市域范围内有序通迁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人才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方便市民生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详解全市户籍通迁7大热点问题
从今年12月1日起,南京“老五县”和主城区户口不通迁历史将正式终结,“老五县”居民迎来利好。户籍通迁后,南京主城区人口会不会迅速膨胀主城区有无相应的承载能力“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移到主城区,其教育、住房、社保等保障如何实现
在市政府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对户籍通迁相关政策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热点一】
市内户籍通迁不设指标限制
问:市内户籍通迁程序如何办理有无指标限制
答:市内户籍通迁,可直接到迁入地公安机关办理,“老五县”居民迁入主城区,部分区可到公安分局户政大厅办理,还有部分区可到派出所办理。目前,市内户籍通迁没有指标限制。
南京户籍通迁符合国家、省市户籍改革精神。此前,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我市“老五县”居民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就是本市存量部分,应优先解决户籍通迁问题。
【热点二】
合法稳定住所指自有产权房
问:合法稳定住所如何理解是否包括人才公寓、公租房、长期租赁房
答:合法稳定住所指自有产权房,落户的户口数量和住所面积没有关系。南京属于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型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应严格控制。因此,合法稳定住所才确定为自有产权房,长期租赁房、人才公寓等暂不纳入。
以六合区潘先生为例,前段时间他在秦淮区购买了一套55平方米商品房,如果按照此前户籍迁移规定,他将无法办理落户手续。但户籍通迁政策实施后,他将可以直接前往秦淮区办理落户手续。办理落户的户口数量没有限制,以实际居住情况为准。
【热点三】
农村居民入城不取消宅基地使用权等
问:“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3项基本权利会不会取消
答:户籍全市通迁,“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不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热点四】
农民户口进主城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问:“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其教育、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有无保障
答:“老五县”农村居民户口迁入主城区后,原则上和主城区居民享受同等的教育、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但具体保障办法需要市政府进一步出台配套细则。
在社保方面,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并轨,居民医疗保险尚未并轨,但新农合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平均保险比例大体相当,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还要略高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户籍通迁后,通迁人员可能由新农合转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医保支付压力较小。
2014年,财政(市区两级)对居民医保补贴320元、对新农合补贴470元(六合、溧水和高淳区)至500元。
【热点五】
外地人积分落户政策已提交初稿
问:外地人积分落户政策何时出台
答: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相关初稿已经提交市里审议。
【热点六】
通迁不会带来人口迁移重大波动
问:“老五县”户口迁到主城区,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户籍通迁后,“老五县”人口会不会蜂拥进主城区,从而带来人口迁移重大波动
答:从我市前几年人口迁移情况及外地户籍通迁情况看,应该不会出现人口迁移重大波动。南京市2011年至2013年,3年间原五县迁往市区分别为3853人、3578人、2997人,由市区迁往原五县的分别为2614人、1883人、1443人,净流入市区1239人、1695人、1554人。
对比苏州市情况,2010年苏州县级市迁往市区约2200人、市区迁往县级市约1200人,净流入市区1000人。2011年苏州实施户籍通迁后,3年间净流入市区1945人、899人、1167人,2014年上半年净流入65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苏州户籍通迁后,除第一年迁移量较大外,后几年趋于平稳并保持通迁前水平。因此,预计我市户籍通迁后,不会出现人口迁移的重大波动。
【热点七】
户籍通迁短期内对楼市影响不大
问:12月1日起,“老五县”户口和主城区通迁,且购房落户取消面积限制,对楼市中的小户型能否带来利好
答:我市一家地产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分析,受户籍通迁影响,小户型肯定迎来利好,但对楼市短期实质性影响不大。在目前市场提供的产品中,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并不是主流,因此即使小户型受到追捧,对整体楼市的影响仍然不大。另外,在换房成本较高的背景下,购房者仍然倾向于选购两室或者两室以上的产品。
不过,随着户籍通迁的有序进行,楼市仍将迎来长期利好。户籍通迁将带来人口有序流动,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从中长期来看,户籍通迁将增强落户“老五县”的吸引力,随着“老五县”和主城区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楼市关注度将更高。
-
四川省户籍改革最新政策四川户籍制度改革意见
119人看过
-
湖北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文件已出台
174人看过
-
最新的户籍制度有什么改革
121人看过
-
16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将落实居住证制度
181人看过
-
我市出台意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86人看过
-
(3) 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出台新政策
414人看过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
北京户口制度改革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03北京户口改革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9月19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中心城市人口密度降低。
-
新型户籍制度的主要改革内容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7请参考以下内容: 最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改革重点】 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主要任务】 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原则把握】 一要尊重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意愿,群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何时进城,都要让群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
-
户籍制度有哪些变革?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2一、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县人民政府驻地镇等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常住户口登记。二、中等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在城市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市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较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的标准,全面放开落户
-
海南省公安厅户口怎么落户?海南户籍有什么改革制度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近年来落户于海南的人越来越多了,海南省公安厅户口也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落户的条件要求: 办理条件夫妻互相投靠落户: 夫妻互相投靠居住生活满一年的,可在夫妻一方居住地落户,被申请人属于农业户口人员,可办理“农转非”手续;如夫妻一方为非农业户口,已在农村随夫妻另一方一起务农满一年的,经农业户口夫妻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居(村)民小组(经济社)、居(村)民委员会、乡镇(街道)政府同意,可办理“非转农”户口手续
-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全文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9六、建立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机制 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一)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处置机制。 1.对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允许自转户之日起3年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在承包期内允许保留林权。鼓励转户居民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对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