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管辖
1、对公民提起民事诉讼的,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二、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是什么
1、提出异议的主体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在诉讼实务中,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当事人通常为被告。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两种。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不是本诉的当事人,无权对本诉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如主动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应视为承认和接受受诉法院的管辖。
2、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
当事人只能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只要是第一审案件,当事人既可以对地域管辖权提出异议,又能够对级别管辖权提出异议。对第二审民事案件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3、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即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按期提出的,法院才审查,逾期提出的,法院便不予审查。
-
管辖权、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
65人看过
-
民诉管辖居住地
290人看过
-
经常居住地和住所地不一致交通事故如何赔偿?
243人看过
-
被告所说的惯常居住地管辖权是什么意思
223人看过
-
在校学生诉讼以其经常居住地确定管辖
111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经常居住地和住所地不一致的赔偿问题
484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哪个法院管辖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五种情形: (一)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确定管辖,也即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二)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
-
②向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山东在线咨询 2021-01-24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外地的下列情况,可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一是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二是被劳动教养的人;三是被监禁的人。
-
同一诉讼的两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法院均有管辖权的情况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4从法律层面而言,这是民诉法有关诉讼管辖的规定,究其根本,是在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便利,例如:民事诉讼法第22条关于一般地域管辖的第3款中规定,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区内,各该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第23条至33条在特殊地域管辖中常给有关案件规定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这样一来,就往往发生对同一案件,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情况,民事诉讼法
-
离婚诉讼被告住所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原告应该怎么提起民事诉讼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法律意见】假如被告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常年居住地居住一年以上的,那么原告可以向被告的常年居住地法院起诉。假如被告离开户籍所在地并且原告不知道其实际居住在什么地方的,可以向其户籍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向其送达法律文书。【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法关于被告住所地的规定是什么,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如何确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8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5、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5、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