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员工有重大过失,造成公司受到经济损失的可以直接辞退,并且不用给予经济补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如下: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刚续签合同就休产假会被辞退吗
《劳动法》对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实施特殊劳动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除非具备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自身有重大过错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只要符合休产假的法定条件,就可以在新合同生效后休产假,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由辞退员工。
公司女性员工在其三期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该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应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否则,女职工可以据此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事宜。
二、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
工作重大失误被辞退怎么办
123人看过
-
辞退无重大过错的员工是否合理?
381人看过
-
合法辞退员工如何证明员工有过失
110人看过
-
无过失辞退员工需要给补偿金吗,无过失辞退员工的情形
132人看过
-
怎么辞退严重违纪的员工,辞退员工怎么补偿呢
330人看过
-
无过失性辞退员工有哪些情形
458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现在要辞退员工重大损失辞退是否要补偿员工?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30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5条第3款的规定,“重大损害”由企业内部的规章来规定。具体失职行为和损失大小一般由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
-
老员工被辞退老员工有多大损失?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1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3、如果单位违法辞退,需要按上面的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
员工过失性辞退是怎么回事?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1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因劳动者的过失而解除合同的情况有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劳动者的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这些过失均是重大过失。从你所说的,你的行为仅仅
-
企业能否辞退过失性辞退员工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8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
员工重大过失可辞退那么我应该怎么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0如果你在工作期间,有严重失职行为,并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是可以和你解除劳动合同的,且不给你任何的补偿 如果该责任不全是你,你可以说明,如果用人单位不听,你可以向劳动机关投诉,要求进行调解或者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