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诉讼离婚时,将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以诉讼请求的方式一并提交法院,或者就孩子抚养权提起诉讼;
2、法院受理后,提交相关证据;
3、民法院会对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进行调解;
4、调解不成的,法院根据双方的情况,以及法律上相关的规定判决。
一、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什么证据
争取孩子抚养权的各方需要提交抚养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住院病历。还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如关于孩子年龄方面的证据,如出生证明记载额时间和户籍证明记载的时间。如果遇到户籍证明和出生证明记载不一致的情况,以户籍证明记载的为准。还需要提交扶养人丧失生育能力的证据。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住所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居住环境更优越,对孩子入学、生活有利因素最大,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便夫妻双方的一些基本要素条件,如年收入、受教育的程度等差异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别。比如,夫妻双方的品质或者家庭教育,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方面很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孩子之前的生活环境,以及经常带孩子的双方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经常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孩子的意见也相当重要。法院通常在处理抚养权问题上,会非常尊重十周岁以上儿童的意见。
二、爸妈出轨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吗?
出轨的一方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婚姻过错方只有在财产分配上不占优势,在孩子抚养权问题上,双方可先自我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则交由法院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进行判决。
三、出轨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吗
出轨的一方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婚姻过错方只有在财产分配上不占优势,在孩子抚养权问题上,双方可先自我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则交由法院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进行判决。孩子抚养权的判定主要因素在于父母的经济水平、生活环境、身体健康以及和孩子亲密程度的等方面,出轨对孩子抚养权定判定的影响是不大的。
-
抚养权争夺战:父亲起诉争取孩子抚养权
220人看过
-
抚养孩子的权利如何争取
444人看过
-
如何认定离婚争夺孩子抚养权的起诉时效
63人看过
-
如何争取孩子抚养权,面对离婚男方起诉?
280人看过
-
抚养费被起诉能争取孩子抚养权吗
250人看过
-
争孩子抚养权的离婚诉状如何书写?
411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争夺孩子抚养权,孩子抚养费起诉费是如何确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5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请求准予免交诉讼费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
-
起诉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流程是如何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9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
如何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被法律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31夫妻双方都想要孩子抚养权的,可以去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公平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按照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进行判决。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没有满两周岁,法院会判给母亲抚养。
-
如何起诉孩子的抚养权?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0一般来说,针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父母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如果能够协商一致,法院会尊重双方的意见。如果双方都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法官判决孩子抚养权是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在实践审理中,孩子的年龄以及目前跟随哪方共同生活,对抚养权的归属具有较大的影响。具体来说: (1)两周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一般都是归母亲的,除非母亲这边有极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形; (2)两周岁到八周岁孩子的抚养权,
-
应该如何争孩子抚养权争夺抚养权如何取证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6争孩子抚养权的取证方式: 1、自身优势证据。例如,房产证、居住环境、工资、与子女关系良好等证据; 2、另一方不适合抚养的证据。例如,另一方经济困难、无固定居所、患有重大疾病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