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3月4日,本报A6版刊登了《戴仿真饰品当心首饰病》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来电、来函询问戴仿真饰品有可能致病,那么戴保健饰品是不是能防病治病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如今市场上砭石、钛圈等保健饰品随处可见,一些人还将其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然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近日发布相关报告指出,此类产品的宣传内容缺乏科学依据。同时相关专家也表示,保健饰品的功效尚待验证。
价格相差悬殊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各类保健首饰的店铺还真不少,砭石手链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有的网店还出售声称可以治疗颈椎和腰椎病的磁性颈环、腰带等,其材质为硅胶、锗等。记者发现这类商品不乏购买者。在一些大型商场的珠宝玉石专柜旁,往往也有临时销售的砭石饰品,价格从一二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每件砭石制品都有专门的珠宝玉石鉴定证书。
在北京官园小商品批发市场,不少出售时尚饰品的摊位也同时出售砭石等保健饰品。采访中,购买了一条砭石项链的何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所住小区门口的一个小店里看到这种项链售价280元,可这个摊主报价50元,所以就毫不犹豫买下了。价格差这么多,怎么分辨真假呢?记者问。不用分辨,你只要在我这儿买的,肯定没有假的。摊主还告诉记者,因为现在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了,各种保健饰品也随之走俏,她的摊位每天都能卖出几件砭石手链、项链、梳子等。购买者有的是自己佩戴,有的是送给亲朋好友。
在贵阳市,记者发现不少店铺在出售各式各样的水晶饰品,这些饰品最便宜的几十元一件,价高的达数百元。在一家店铺,记者表示要为家中老人挑选一款饰品,售货员给记者推荐了一款用黑色珠子串成的手链:这是来自巴西的天然水晶,叫黑曜石,看上去富贵,且黑曜石有强大的磁场,有利于身体健康。她还从柜台里拿出一张有数十种水晶饰品的说明书给记者看。记者看到说明书上写着紫晶,治疗咽喉痛;茶晶,治疗关节炎售货员还告诉记者,现在很流行佩戴保健型水晶饰品,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店铺都在卖。
治病只是宣传
日前,北京市消费者许女士向本报咨询砭石和黑胆石哪个是真正有效的。原来,她看到一家卖首饰的小店出售具有磁性的天然黑胆石。店老板向她介绍说该首饰是根据中医经络学和生物学,给人体外加磁性,可以调节高血压,治疗失眠、头痛、腰酸背痛和缓解疲劳。许女士看见首饰价格也不高,心动之余便付诸了行动——买了一条20元的手链。可她发现,她的关节炎和高血压在佩戴手链后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她向朋友抱怨上了当,结果朋友告诉她,砭石才是真正具有保健效果的。
记者发现,尽管这些产品都宣称治疗××病有特效,但都没有标注批准文号,更没有权威部门或机构证明其具有治疗、保健功能。在北京官园小商品批发市场,记者向一位摊主询问:这些产品真的能治病吗,有检测证书吗?这位脖子上也挂着一条砭石项链的摊主拍着胸脯说:我就是最好的证明,带了项链,我的颈椎觉得舒服多了。但她也承认并没有权威机构的认证认可文件。
在拍拍网上一家出售高能远红外线健康能量吊坠的网页上,记者看到介绍说,该产品在特种陶瓷原料中加入了多种稀贵材料及微量元素,使它产生最有益于人体的远红外线能力波。该能力波能够迅速地被人体吸收,深入人体组织引起原子和分子振动,再通过共鸣吸收作用产生热能效应,使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并促进微血管扩张,从而带动全身血脉畅通,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滞留在肌体内的废旧物和有害蓄积物的排放,活化人体细胞,增加身体免疫机能,激发生命潜能,进而起到祛病健身的神奇作用。网页上还特别注明了该产品已通过了国家红外线检测中心的检测。但记者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上并未搜索到这一中心,只有国家红外及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主任曾宇告诉记者,目前针对这类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该中心仅根据相关通用指标对产品进行委托参数测量。就像给产品称个重量,并不涉及其功能的评定。而且仅对被检产品负责。曾宇说。
2001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日常生活用品不作为医疗器械审批的通知》,指出凡属于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如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产品,无论其采用何种材料,均不得作为医疗器械受理审批,企业也不得宣传产品的治疗、诊断功能。也就是说,保健饰品不属于医疗器械,不可能取得相应的注册证书,更不能代替药物治疗。所谓的神奇饰品,其实只是钛、锗金属中加入了少许磁性物质做成的一种普通首饰。
功效尚不确定
专家告诉记者,钛是一种轻金属,常用于航空机械材料,耐腐蚀、耐高温,但能否调节人体电流,在专业上还没有论证。锗是一种半导体,主要用于制造晶体管、二极管和电子高能原料,就化学成分而言,也谈不上有治病的功效。另外,人们常说的水晶有磁疗作用,是指压电效应,即切下水晶的一块晶片并对其施加压力后,晶片的两个侧面可以产生磁场。但是在普通状态下,水晶是无法产生这种作用的,并且这种磁场对人体会产生哪些有益的或是有害的影响,目前并不确定。
香港消委会报告指出,市面上声称具有磁力或特殊化学元素及能量的手链、项圈、吊坠等饰物,除可靠性存疑外,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危险。他们发布的产品测试报告指出,一款声称含锗的产品,含量却显示检不出。另一款声称可释放负离子的手镯,被发现含有放射性物质钍。此外,香港消委会还发现此类产品的宣传内容缺乏科学依据,比如钛虽然是与人体协调的金属,常用作义肢等材料,却并无足够证据证明它可以升温促疗。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专家表示,不少保健饰品是以普通饰品的名义从日本、韩国进口的,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却开始宣传保健功效。而目前国家对保健品的监管还主要集中在可食用保健品的领域,要求保健品应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专家们认为,保健饰品要宣传功效,也应该有质检、卫生等部门的相关鉴定和认证,而不能是单凭商家说了算。专家们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轻信保健饰品的神奇功效,白花冤枉钱。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科主任何良志表示,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是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但早已失传。其失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更先进的医疗器具替代了。目前一些中医疗法中的砭术可以说是新砭术,何良志指出:即便这种工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治病主要靠刺激穴位,其力度、位置准确才会起到效果,所以应该由专业的医护工作者来操作。磁疗的原理也差不多,而磁性矿石对于人体的作用,至今还没有任何科学实验数据可以证明。
-
保健品不能“治病”
198人看过
-
老人被忽悠买保健品是否属于消费欺诈
491人看过
-
“保健杯”忽悠老年消费者
433人看过
-
退休教师被忽悠买保健品老人被骗买保健品怎么办
440人看过
-
没有治病功能的产品能说自己有疾病治疗功能吗
380人看过
-
卖保健品忽悠老人,诈骗团伙人均亿万富翁
164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退休教师被忽悠买保健品老人被骗买保健品应该怎么样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08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如果商家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则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老人数额较大的钱财,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消费者可以报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
-
被忽悠吃保健品造成医疗事故怎么处理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6拿着相关产品去专业的检测单位检测其安全性,还有成分。检测产品结果拿着去相关的鉴定单位鉴定是否有害。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检测患者是否是因为保健品造成的身体伤害。以上事情做完之后拿着相关资料进行起诉。或者去消费者协会投诉。
-
退休老人被忽悠老师被骗买保健品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08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如果商家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则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老人数额较大的钱财,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消费者可以报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
-
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1800元,该女子又被忽悠买保健品店老板骗走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7买保健品要理智!“原本以为这些保健品真的能控制住我的血糖,没想到拿回家发现完全不能吃。现在不仅不给退款,连老板都找不到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段时间,兰州市民吴女士一直奔波于药监、工商等部门,想为去年购买的保健品退款。然而,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她不但没能拿到退款,连保健品店的老板如今也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吴女士拨通了本报96555新闻热线。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1800元3月3日,家住兰州市城关
-
买金手饰被忽悠,应该怎么维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4像这种将黄金、珠宝等卖成“白菜价”的购物广告,是电视购物最普遍的“钓鱼”手法,一旦电视购物出现纠纷后,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根据相关规定,电视购物实行属地管理,即消费者在哪个电视台购买的商品,出了问题只能找电视台所属地区的工商部门维权,本地工商部门无权受理。面对异地维权的复杂程序和高维权成本,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时切莫贪图便宜,要理性消费。消费之前最好核实商家的相关信息,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