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通意见第7条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的诊断、鉴定确认。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应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的为限。
1、案件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由相应的办案机关委托执行。当事人、代理人、辨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鉴定要求的,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由办案机关决定并委托鉴订。
2、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当准备病人之前的病历以及疾病控制机构开出的疾病证明,到鉴定中心备案,办公室签发《司法鉴定委托材料受领单》。并按鉴定中心安排时间通知当事人前来鉴定。
3、正规司法鉴定中心不受理由个人提出的鉴定申请。
4、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证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鉴定中心公章生效。
一、河南省省级司法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1、司法鉴定机关接受委托与受理
(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
(2)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3)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2、司法鉴定的实施
(1)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2)委托人有特殊要求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从本机构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3)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3、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1)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文本格式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
(2)司法鉴定意见书应当由司法鉴定人签名。多人参加的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3)司法鉴定意见书应当加盖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专用章。
(4)司法鉴定意见书应当一式四份,三份交委托人收执,一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与委托人约定的方式,向委托人发送司法鉴定意见书。
-
怎么委托人做精神病司法鉴定?
363人看过
-
精神病司法鉴定地点是在精神病院吗?
294人看过
-
精神病人做民事司法鉴定都问什么,鉴定流程怎样?
219人看过
-
精神病人司法鉴定内容有哪些,精神病人司法鉴定的规则
309人看过
-
对精神病司法鉴定不服怎么办?
303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做精神病鉴定
243人看过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代理时候,又有两种授权状态,分别是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代理人可对涉及你的重大权益的事项作主,一般授权就是当... 更多>
-
法医精神病鉴定怎么鉴定精神病鉴定的精神病鉴定后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
-
精神病司法鉴定怎么做?准备些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4-09-18递交鉴定请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关案件的关键人物或者他们委任的代理律师应当承担申请人的角色,并向专业机构提交鉴定请求。 如果公安机构或检察机关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察觉到犯罪嫌疑人可能存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他们同样有权提出鉴定请求。填写委托申请书:无论提出鉴定请求的是司法机关还是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填写正式的委托申请书。申请书中应详细列出被鉴定人的个人资料、案件背景、与精神状况相关的具体情况,以及鉴
-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做精神病鉴定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1-08-131、执行司法精神病鉴定任务的组织或单位,叫做鉴定机构。目前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一般都设有精神病院,均承担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任务。另外,开展这项工作的,还有部分从事司法精神病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 2、根据中国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有各地区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领导,该委员会是由当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关的有关负责干部和专家若干人组成,负责审查、批准鉴定人,
-
&&&精神病司法鉴定都做哪些项目天津在线咨询 2024-05-10精神病司法鉴定做的项目如下:1、刑事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审,接受审判的能力;2、服刑能力,鉴定被鉴定人是否因患精神病致使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为无服刑、受劳动教养能力或者无受处罚能力;3、性自我防卫能力,精神障碍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4、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5、精神损伤程度鉴定;6、智能障碍,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