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种企业可以作为单位犯罪主体
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按此解释,单位不仅指机关、团体等本身,还指其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由于《刑法》总则第30条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几乎虚化得不成其为单位犯罪的概念,只是对单位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宣言式规定。因而,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界定,在司法界认识不尽一致。
1、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主要区别;
(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
(3)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2、单位犯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是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
(2)单位犯罪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并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心态;(3)单位犯罪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这是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以单位名义”作为单位犯罪的特征之一,尚不够完整、科学。因为单位犯罪并不一定都要以单位的名义实施,如单位秘密绕关走私就是如此。相反,自然人打着单位的旗号,为谋取个人私利而实施犯罪的,则应按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处罚。
二、犯罪主体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吗
《刑法》中单位犯罪是不要求有法人资格的,即与法人资格无关,与法律是否规定有关。
我国单位犯罪时有严格的法定性的,即法律规定的情形才能成立单位犯罪的。法律没有规定其为单位犯罪的只能按个人犯罪处理。
单位犯罪的要件为:
1、以单位的名义;
2、犯罪利益归单位共同享有。
如果明确法律规定某非法人资格的主体犯罪为单位犯罪的,只要是以单位名义实施,利益归单位,也构成单位犯罪。如果没有明文规定,无法人主体资格的独资、私营企业犯罪的为个人犯罪。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在民法上属于企业性质团体。根据《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法律
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刑法30条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包括国有、集体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犯罪的,按照自然人犯罪对待。
团体一般指社团。如工会、红十字会、妇联等。
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它和自然人一样,同属于民事主体的范围,而且是民事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责任,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三、单位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
刑法界观点并不一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否定说与肯定说。否定说认为,根据新《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上述观点缺乏明确的刑法总则依据。因为,现在难以对《刑法》总则第25条第1款规定的“二人以上”的“人”解释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的主体。单位本身没有意识和行为,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之间不可能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行为。此外刑法对于共同犯罪规定中的“人”再怎么扩张解释,都难以解释为单位,因为单位与法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二人以上”只能解释为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据此,对于若干个单位伙同实施的犯罪,应当也只能根据各个单位在犯罪的犯罪情节,分别依照有关刑法规定进行处罚,而没有必要像对自然人的共同犯罪那样,区分主犯、从犯、胁从犯与教唆犯进行处罚。另外,对于单位与自然人伙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同样没有依据以共同犯罪论处。
肯定说认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这里的“人”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和单位,这样就使单位共同犯罪的观点在新刑法中找到相应的刑法总则依据。既然“人”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有单位参与的共同故意犯罪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从而肯定单位可以作为共同犯罪的主体。
目前,肯定说占主流地位。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单位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可能的情形有:
(1)二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
(2)一个单位和一个自然人共同犯罪。但一个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与其直接责任人员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单位犯罪主体规定以及相关知识一定有自己的见解,一个罪名,哪些主体是构成该罪的,这个对于相关的认定是很重要的,哪些主体是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的,这个在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
-
单位犯罪的主体合伙企业可不可以成为
360人看过
-
我国哪些犯罪主体不是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373人看过
-
国家机关单位犯罪可否作为主体
474人看过
-
单位犯罪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99人看过
-
私营企业法人会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吗?
245人看过
-
哪些犯罪是单位成为犯罪主体
413人看过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
国家机关单位犯罪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3国家机关单位犯罪不能作为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而见,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否成为罪主体?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构成受贿罪,受贿罪的主体规定:根据《》第条、第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
党支部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怎么规定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7党支部是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的。因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而党支部属于党政国家机关。单位犯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公司犯罪主体有哪些,公司是否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逃避刑事责任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5公司大体包括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集团公司。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题的公司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通常所说的“皮包公司”,这类公司有名无实,虽然具备法律要求的形式特征,如拥有公司名称、持有营业执照,但没有单位应具备的实质条件。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单位,所以这一类的公司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追究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公司,包括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集团公司等: 一、总公司是依
-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8根据刑法30条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并有合法经营管理范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既包括国有、集体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犯罪的, 按照自然人犯罪对待。团体一般指社团。如工会、红十字会、妇联等。单位犯罪的主体就是实施了刑法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