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决取保候审超期的问题
解决取保候审超期的问题的方式如下:
1.案件已办结,办案机关认为不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2.案件尚未解决的,办案机关认为可能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认为可以取保候审的,可以决定重新取保候审,重新计算取保候审期限;
3.案件尚未解决的,办案机关认为可能需要追究取保候审人的刑事责任,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可以采取更严厉的强制措施,如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三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第一百零四条需要解除取保候审的,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送达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决定书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怎么走
取保候审的流程如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取保候审的执行。
三、取保候审交什么证件
办理取保候审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委托律师申请的,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3.取保候审申请书;
4.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
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一百零四条 决定对保证人罚款的,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对保证人罚款决定书,在三日以内送达保证人,告知其如果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n保证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或者变更罚款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
"难以解决的多起取保候审问题"
83人看过
-
取保候审款项未退还如何解决纠纷问题
158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否解决一级轻伤问题?
192人看过
-
取保候审过程中如何解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
33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的社保购买问题最新解答!
390人看过
-
检察院取保候审的期限问题
315人看过
-
拘役期限刚到不同意取保候审问题如何解决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1、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符合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
-
取保候审解决以前的累犯问题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2累犯制度是一种刑罚制度,因而,探询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必然涉及到人类历史上关于刑罚的各种理论。下文将沿着人类历史上刑罚进化的轨迹,探讨累犯制度的理论基础。 被取保候审仍是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赔偿问题还没解决的话,可以要求法院严惩。 从哲学上看,一定重新犯罪现象的存在也是累犯制度设立的现实基础。 法律制度如同其他任何一项人类社会制度一样,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人类基于一定需要对客观现象的主观认识在法
-
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折抵刑期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03取保候审不折抵刑期,只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应当折抵刑期。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如果最终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如果最终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刑期折抵是指受刑人在判决执行前羁押的期间换算刑期。
-
取保候审被法制科退回怎么办,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问题如何解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3申请取保候审,在三日内应当给予答复。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
补取保候审的谅解书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6虽然当事人已经补取保候审,同时获得受害人谅解,但仅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并不能确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如何定罪量刑,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