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后可以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是没有关系的;
2、根据《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3、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
一、批捕了递交检察院后能取保候审么
检察院在批准逮捕后仍然可以取保候审。
1、若检察院已经下达批准逮捕通知,但在法院审理判决之前,仍然可以依法申请取保候审,是否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办案机关。
2、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3、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行。
二、拿了取保候审的单子是不是立案了
拿了取保候审的单子是立案了。一般是在案件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在案件的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
贩毒取保候审了法院还叛刑吗
342人看过
-
法院取保候审判决后会解除取保候审吗?
81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到了法院会不会判
483人看过
-
法院可以取保候审吗?还需要判决吗?
137人看过
-
法院同意取保候审了多久判刑
36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法院判拘役四个月还可以取保吗
34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检察院判决宣告了保候审前法院还会取保候审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02检察院取保后能否继续取保取决于具体情况。检察院取保候审。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后,法院认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将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
法院判后能取保候审吗?取保候审有什么要求?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41、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是没有关系的 2、根据《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3、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
-
法院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基本就判缓刑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4法院给办理取保候审,意味着可能会判处缓刑,因为取保候审的条件与判处缓刑的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取保候审到法院还会坐牢吗,取保后判不判刑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4在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了,如果涉嫌犯罪需要判实刑的还会去坐牢。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
法院取保候审一年未判怎么办,取保候审后还判刑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