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可以补缴,应该是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才可一次性补缴15年。男满45周岁女满40周岁,可进行补缴,补缴年限自定但不得超过10年;所以是只有距离退休还剩15年及少于15年的人才可以补缴,到退休年龄才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
山东省养老保险开始缴纳时间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是从1992年10月开始的。2.而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且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发养老保险金。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第三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佛山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疑问解答
449人看过
-
养老保险缴费未满15年可不可以一次性补缴
213人看过
-
“养老保险可一次性缴满15年”大庆社保局
357人看过
-
天津养老保险一次缴15年可领养老金
274人看过
-
按年交和一次性补交的养老保险一样吗
292人看过
-
山东养老保险十五年
100人看过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 更多>
-
农村一次性买养老保险怎么买?养老保险一次性缴纳15年后可以补缴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3一次性买养老保险怎么买?一、农村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的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一次性补交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以后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以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国家出台补缴养老保险费新政策,对未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人员及中断缴费企业和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做出明确规定,为各类人员补缴以前中断期间的养老保险费,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补缴范围:
-
山东养老保险15年交多少年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0养老保险可以补缴,但只有距离退休还剩15年及少于15年的人才可以补缴,到退休年龄才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根据法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个人可以补交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6(一)未参保集体企业2010年12月31日前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城镇户籍人员,个人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二)缴费标准由各地根据未参保人员负担能力和年龄情况合理确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补缴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基本养老金从参保缴费的次月起按月发放,由各地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核定基本养老金水平,落实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以及遗属、丧葬补助等养
-
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的条件,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怎么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3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待遇如何发放,个人养老保险以城乡居民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人身保险。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劳动的城乡居民,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如下: (一)超龄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按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并执行参保以后年度我市
-
山东XX厂有一次性批养老保险的政策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11、因养老保险问题而发生的争议,劳动仲裁应当受理。2、劳动仲裁不受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处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