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即先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随之确定了代为其参加诉讼的法定代理人。
(二)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的情形
诉讼代理制度是各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诉讼代理,通说认为,是指诉讼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实施诉讼行为的一种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一)代理行为以作为被代理人的当事人名义实施;
(二)代理人具有法律规定的诉讼行为能力;
(三)代理行为不超过代理权限范围;
(四)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五)在同一诉讼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而不能代理双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的强制性
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既表现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执行上。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选择上述方式解决争议,调解、仲裁就无从进行,民事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履行依赖于当事人的自觉,不具有强制力,法院裁判则不同,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关于诉讼代理人资格的规定
244人看过
-
诉讼代理人资格应该怎么确认?
469人看过
-
如何进行民事诉讼代理
270人看过
-
涉外刑事诉讼代理人资格是如何确定的? 有考后方式吗?
179人看过
-
谁有资格担任法定诉讼代理人
343人看过
-
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资格严格审查
264人看过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如何认定诉讼代理人为当事人的员工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7必须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并提供本人的身份证件。法条链接:〈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1、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2、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3、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
-
如何进行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人变更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3民事诉讼中变更诉讼代理人的申请应当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诉讼代理人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除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亲自提起诉讼的案件外,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诉讼代理人代理。
-
如何认定涉诉讼案件的被告人资格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031、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2、在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的时候,要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标准。而且也要确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
-
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地位如何认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16在审判实践中,实际存在两种性质的当事人:一种是程序法上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实体法上的当事人。程序法上的当事人,是指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的原告和被告。因为这时的当事人是否在事实上真的存在利害关系还是个未知数,真正的利害关系只有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后才能确定,因此称为程序法上的诉讼主体。
-
诉讼代理人的资格有变化吗?什么人可以成为诉讼代理人?应如何处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18诉讼代理人的资格有变化的,具体分析如下 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本次修改限制了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删除了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将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范围仅仅限定在: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