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日,华宁县人事劳动局抓住县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执法检查的契机,结合劳动执法年审专项检查,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推动我县劳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一、以贯彻实施《劳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为契机,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力度。组织现场政策咨询10场、维权现场接待5场,印发相关宣传资料151份,强化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维权意识。
二、以专项检查为手段,促进全县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针对当前社会保险费征缴、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民工工资权益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华宁县人事劳动局联合县工会、经贸、工商等部门,对全县13家企业开展了包括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保障维权、禁止使用童工、整顿非法职业中介、女职工维权等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视和举报专查。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确定监察员巡视检查用人单位每年不得少于50户。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年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审查、重大违法案件通报制等劳动监察方式。公布举报电话,随时受理并处理劳动者举报案件,加强劳动监察的日常巡查力度。三是逐步探索并试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誉评级制度。对诚信等级低、矛盾多的企业加大检查力度,实行重点监控,督促其整改。
目前,华宁县人事劳动局督促用人单位补签职工劳动合同536份,补缴社会保险费15.1万元,督促4户高风险民营企业为201名农民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
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湖南永州: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179人看过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力量
497人看过
-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途径
361人看过
-
劳动者劳动法权益维权问答
90人看过
-
劳动法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268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大队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异同点是什么?
311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维权三字诀-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7导读:在劳动者维权高涨的今天,一些劳动者成功维权,也有些劳动者拿到了胜诉判决却未能拿到钱,最终功败垂成,让人惋惜。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案件,总结出劳动者维权三字诀:稳、快、勤。稳:稳妥搜集证据所谓稳即是指劳动者维权的思路要稳,证据要扎实。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一些劳动者维权时,未能稳妥搜集证据即提起仲裁和诉讼,以致因证据不足而败诉。在诉讼阶段,将多方搜集
-
劳动者参与执法不力,劳动监察机关有权向监察大队投诉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4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实践中,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不力是全国通病,如果投诉后法定时限没有答复的或者不能处理该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法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有哪些,劳动者如何保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在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处在劣势地位,劳动者要留心保全加班证据,如考勤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安排表、工资条、通知的电子邮件、平时的工作记录、提交工作成果的电子邮件等等。只要平时留心点,总是能保留些证据的。在生活中很多不规范的公司靠着压榨员工利益、蒙骗消费者谋求暴利,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不执行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这个时候有了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后,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
-
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不力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实践中,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不力是全国通病,如果投诉后法定时限没有答复的或者不能处理该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法律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
-
单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劳动仲裁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1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争议的,属于劳动仲裁范围的,用人单位是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作为劳动者,也可以依法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不是说用人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等于没天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