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私存不是挪用公款,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1、定义不同公款私存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2、犯罪主体不同公款私存是指单位或个人,而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不同公款私存是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使用权。
公款私存的利息的侵占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案情:被告人某镇民政所出纳兼会计张某,负责本单民政资金的发放工作。民政所ˆ有账户,也不允许设立账户,张某自2007年5月以来在管理本单民政资金的过程中,擅自将单民政资金1644457.68元存入其丈夫的个人存折,利息1222.19元被张某占有。
分歧意见:关于本案应如何定性,有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完全具备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已构成挪用公款罪。理由是: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还的行为。本案被告人张某明知公款不允许私存,却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巨额民政资金存入个人账户获取利息,其行为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及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应当对张某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期待可能性理论,其在将大额资金取出后能全部发放的情况下存入个人账户,属为了工作方便不得已而为之,且转存之后很快又予以发放,存储的时间较短。事实上该款在个人账户存储期间ˆ有被张某挪作他用,ˆ有改变该款的用途,属挪而用。主观上,张某是为了工作方便和资金安全将公款私存,并不以获取利息为目的,故不宜以犯罪论处。
评析: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以及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挪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是一种背职责、滥用职权的腐败行为,有国家法律、法规对公务行为廉洁性的要求。“乡财县管”这一财经管理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随意挪用公款的现象,确保公共资金安全。对特定款物的管理,国家无论是在政策上抑或是法律层面上均有严格规定,禁止个人随意处置、截留、挪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项将挪用公款存入银行明确界定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正体现了这一初衷。
此外,该行为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使公款脱离了国家监控,处于险状态,大大增加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及公共资金安全,破坏了国家的管理制度。
就本案而言,张某将公款擅自存入个人账户,使该款置于个人支配状态,该款的使用权随挪用的行为由国家转为个人,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和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具有社会害性和刑事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其次,被告人张某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以下三种情形: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还。被告人张某利用担任民政所出纳兼会计的职务便利,在民政所ˆ有账户,也不允许设立账户,更不允许将公款私存的情况下,擅自将民政资金½续存入其丈夫的个人账户,并将所产生利息占为己有的行为,本身就是挪用行为。其将公款存入个人账户之时就是挪用行为成立之时,挪用时间的长短只涉及犯罪情节轻重问题,不影响犯罪构成。
最后,被告人张某作为财务人员,明知公款私存反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而多次将本单民政资金存入其丈夫的个人存折,主观上具有挪用公款的故意。其虽辩解不以获取利息为目的,但事实上,其在案发前已将公款私存所产生的利息1222.19元非法占为己有。其事前既将公款私存的行为向单领导汇报,事后也将公款私存所产生的利息上缴单财务,且其多次在原所领款项发放完毕、领出后短时间内难以全部发放的情况下又打报告将大额新拨款项领取后,转存入个人账户,其目的已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方便。
即便张某将公款存入银行的行为是为了工作方便,但其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严重背个人职责,多次将本单民政资金存入其个人账户的行为,足以反映其主观恶性较深。
综上,被告人张某利用担任民政所出纳兼会计的职务便利,擅自将公款存入个人账户谋取利息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犯罪。
了解更多刑法知识,请点击刑法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公款私存是否犯法?领导是否难逃法网?
269人看过
-
私存是否涉及公款挪用?
299人看过
-
私自储存柴油是否涉嫌违法
71人看过
-
是否违法私刻公章?
431人看过
-
公款私存是不是挪用公款罪
208人看过
-
存“私房钱”是否违反《民法典》规定
467人看过
刑法知识是指关于刑法的各种规定和原则,包括刑法的基本概念、犯罪构成、刑罚种类和适用范围、量刑原则等。通过学习刑法知识,人们可以了解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和适用范围、量刑原则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利益中... 更多>
-
公款私存是否违反现金银行条款?存款中存款的明细约定是否合法有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商业银行法》第48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以及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个人名义将公款转为储蓄存款”。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因此,任何企业、单位把公款存在财务人员或者其他个人的私人账户上,都是违反规定的。对于公款私存的问题,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
-
村民私存公款违法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7根据《商业银行法》第48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即公款私存《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银发[1997]485号)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个人名义将公款转为储蓄存款”。公款私存的法律解释为“单位或个人将公款以个人名义转为储蓄存款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
-
公款私存违反什么纪律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4将公款存入私人账户违反了党纪国法,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商业银行法》第48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