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辩证看待“体罚与变相体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3 18:42:07 306 人看过

近些年来,一些新闻媒体批露了少数学生跳楼、服毒轻生的事例之后,一时间,举国上下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教师身上,好象这都是教师的错。因此不少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对中小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条例中都有这样一条:凡是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的,将实行“一票否决”;学校领导也大肆宣扬“学生上帝论”,弄得教师对这个“上帝”不敢管,也不敢教,大有学生的毫毛动不得之势。却忘了“因噎废食”的后果。

这里笔者不想去评论“一票否决制”是否符合辨证唯物主义,也不想去深究学生是不是上帝,那么,教师是什么?!我只想就适度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教要得法,但教无定法。如果说在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方面应该“因材施教”的话,那么,在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也就应该“因人施教”。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学生,他们来自几十个、几百个家庭,受到不同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的“服善不服恶”,而有的则“服硬不服软”,对于后者,单靠说服教育是无济于事的,他们往往是“屡教不改”者。对这类学生实施适度的惩罚,往往收效更佳。千百年来民间流行有一句俗语叫做:“黄荆棍儿下出好人”,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说,也正体现了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必要性。当教师的,尤其是班主任可能经常听到家长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某老师,我们的孩子不听话您跟我打都要得,我们还要真心地感谢您!”这说明,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家长是认可的。如果说单凭学校教师单一的说服教育就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话,那么,国家花巨资建立的“少管所”等机构早就该取消了。

惩罚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危险的,弄得不好,就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伤及学生幼小的心灵,这就必须把握一个“度”。怎样才算适度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概括为五个字——“纯”、“情”、“爱”、“轻”、“改”。

纯:即惩罚教育的动机要纯,要出于公心而不是私心。其目的是使有错误的学生得以转变,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教师的“出气桶”,不可把家庭情绪或社会关系情绪迁移至学生身上。

情:即惩罚教育必须建立在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只要有这种感情基础,实行一定的惩罚,学生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在校园中,不是经常有同样的惩罚,在不同教师的手下而效果迥然不同吗?这就是师生情感没有到位之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12: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浅析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根源
    见诸报端,某学生因做错一道题被老师罚做做十遍,甚至百遍,某学生因课堂上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头发被老师扯掉……这些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一次次地受到道德的遣责,其教师也因此一次次地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却禁而不止,原因何在?是那些为人师者的道德水平低下?是他们不懂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或者是他们缺乏人性,不懂怜爱?不,应是这些教师不能正视教育效果的差异性,是他们不能正确区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己教学工作的关系,是他们急于求成心理的集中体现。一、不能正视教育效果具有差异性是教师对学生产生不时之举的重要原因。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由天真活泼且具有思维力和创造力的人构成的集合。这个集合的形成与每个元素(即学生)的年龄或生活区域有关,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是相同或相近无直接联系。这就决定了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然,每个元素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那么,他们之间
    2023-05-03
    433人看过
  • 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
    1、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如有发现,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并且勒令学生不准向家长、学校反映的教师,学校一经发现,将进行严厉处罚,并要求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做检查2、有情节较为严重的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教师,学校除要求其赔偿学生医药费、报请教办给予相应有处分外,该教师两年内不得享受任何奖励,不能参与各项荣誉的评定3、情节恶劣、造成学生身体严重伤害的教师,学校将报请上级行政机关,并报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体罚学生该如何近期,我们经常会听到有XX学校老师体罚学生的新闻,这无疑是个非常不好的现象,作为老师更多的是应该来引导学生,而不是体罚学生,那么,体罚学生怎么处理呢?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处罚措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的教师本人可以进行以下处罚:1、各级各类学校及
    2023-08-05
    301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变相体罚
    变相体罚是指用上述体罚方式以外的其他形式来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同样会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心灵。其形式归纳有以下几种:罚抄。罚钱。罚做值日或罚其打扫卫生并连续几天。以练习为理由的体罚学生或罚跑、或罚跪、或罚蹲等。逐出教室而不及时处理。辱骂学生,讽刺挖苦学生。敲教鞭,甩东西。未经领导同意,随意停课或停止学生参加一切活动。教师变相体罚学生要赔偿办法规定,有17种情形(其中之一)发生,造成学校注册学生发生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学校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如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发生;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侮辱、殴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
    2023-07-23
    302人看过
  • 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几项规定
    培养、教育、爱护学生是每位教职工的职责,教职工人员除了尽心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外,必须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爱促教。制止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是教师树立良好师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严肃教风,保护青少年,特制定下列措施。一、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们学生,特别是行为偏差学生,教育学生要耐心疏导,以理服人,并给学生伸辩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讽刺、挖苦、打骂。二、上课时不与学生发生下面冲突,有问题课后解决,未经校长室同意,不得停课或放任不管。三、不论何种原因,都不准以罚抄、罚跑、罚劳动等种种变相体罚代替教育手段惩罚学生。四、对学生既要加强教育,又要关心其身心健康,不准以饥饿来惩罚学生。五、上课时间不准随意让学生离开学校。几随意让学生离开教育场所而造成的后果由教师负责。六、由政教处具体督促检查招待上述决定,设立爱生与体罚学生记录册,经常总结这项工作,对好的经常表扬,对错误行为
    2023-05-03
    421人看过
  • 警惕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这些年,随着教育法规的完善和行政管理力度的加强,公开体罚已被多数教师所不为,但另一种体罚即所谓的变相体罚却依然大行其道,它的危害不仅丝毫不亚于公开体罚甚至较之更为可怕。为何这样说?因为这种体罚是以歧视和人格尊严的贬损为前提的,故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也是永久的。而罚抄作业是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罚抄学生作业事实上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更深一层说,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重重高压下教师心灵病态的一种反映。应试教育衡量学校一切工作标准就是升学指标。为了多考几个学生,政府给教委加压,教委给学校加压,学校给教师加压,教师给学生加压。层层重压下的是苦不堪言的学生。罚抄学生作业也明显违反有关规定。国家教委在《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早已明确规定:“作业的分量和难度相当,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
    2023-05-03
    188人看过
  • 论变相体罚及其法律责任
    变相体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变相体罚的内涵,分析了变相体罚的特征,并对变相体罚问题作了类型化研究,再次基础上分析了变相体罚的危害性,并对变相体罚的法律责任问题作了分析,对于促进依法治教的进程,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词:变相体罚;概念界定;行为类型;法律责任目录摘要………………………………………………………………………………………(1)关键词………………………………………………………………………………………(1)英文摘要和关键词…………………………………………………………………………(1)
    2023-05-03
    283人看过
  • 严禁教职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有哪些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教师可以辱骂学生?老师辱骂学生是违法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老师责骂学生,只要其本意不是歧视学生,或者在行为上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属于犯法,相反则可能涉及违法。二、中学生犯错停课标准?不正确。这样会让同学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且触犯了法律的规定:必须先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说明理由并听取意见后才能作出处分决定。学校不得以停课、劝退等方式变相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责令未成年学生停课、转学、退学,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
    2023-06-21
    186人看过
  • 成人变相体罚的行为有哪些?
    成年人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批评也有变相体罚之嫌。造成明显身心伤害的体罚,不论来自父母或教育人员,均会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2024-05-10
    176人看过
  • 变相体罚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定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所应该承担的侵权责任,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课题,下面从变相体罚的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三个方面介绍:(一)民事责任即教师的侵权责任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后造成了学生的身体损伤。(二)刑事责任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2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有第37条的规定,对于教师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可对教师进行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因过失致学生重伤或者死亡的,应根据《刑法》第235条和第233条的规定以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教师的刑事责任。(三)行政责任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造成侵权之后,虽然不用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仍应该承担
    2023-06-12
    221人看过
  • 老师变相体罚学生怎么解决
    1、向学校校长或当地教育局举报;2、通过网络媒体报道;3、找老师协商解决,承担相应的医疗费;4、违反法律,找司法机关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2023-06-13
    119人看过
  •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改革
    一、刑罚的产生和发展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使用的惩罚犯罪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限制或剥夺犯罪人的某种权益使犯罪人遭受一定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它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对犯罪人判处刑罚,是行使国家统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刑罚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复仇习俗,以报应刑为主。罪犯打断他人的手臂,国家就打断其手臂;偷东西的斩手;骂人的割舌如此等等。中国古代的刑罚极为残酷、野蛮,主要以死刑和肉刑为主。最早制定肉刑的是南方的先进部落——苗。据载,苗族的肉刑有四种:劓、耳、豕、黥。公元前21世纪,夏在征服苗族之后,为了统治沦为种族奴隶的苗民,便袭用了苗族原有的肉刑,所谓“抵其意而用其法”①。到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周朝,奴隶五刑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五刑是墨、劓、非、宫、大辟。其中墨刑:为五刑中最轻之刑,后世称“二黥”,为额头刺青之刑;劓刑:为割鼻之刑;非刑
    2023-06-01
    71人看过
  • 电击治网瘾等于变相体罚孩子
    专家认为,网瘾实质是个家庭问题,不是光用“电击”就能治好的“全国戒网专家”杨*信给网瘾孩子“通电”,并给孩子服用精神类药物引起了极大争议。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网瘾戒除专家、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所长沈*宏,他认为这是对网瘾“厌恶疗法”的滥用,实际上是变相地体罚孩子。“电击”不能滥用沈*宏说,目前医学界采用的“电击”是“厌恶疗法”的一种,俗称醒脑治疗,主要是针对性变态的一种治疗方法,被电击者往往非常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对‘电击’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滥用,只有在其他疗法都无效了,并且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沈*宏介绍说,正因如此,使用电击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很难确定,如果把握不好标尺,就成了变相地体罚孩子。沈*宏说,用“电击”的疗法效果很有限。因为孩子产生网瘾的实质是孩子的需要没得到满足。网瘾少年都是在青春期,孩子追求独立、个性和认可。“有些家庭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管
    2023-05-03
    113人看过
  • 中国教育忧思变相体罚何时了
    广东一位六年级学生,因为成绩差而被老师罚守厕所。很多学生经过他身边上厕所,其中不少男女学生冲着他做出了各种各样讥讽的动作,有的扮鬼脸、有的发出怪笑,还有的喊出“守厕所的……”面对这一切,他只能通红着脸低着头。又开了个极其恶劣的体罚先例!顾名思义,所谓体罚是加之于学生形体的伤害,它是一种外伤,鉴于其给学生人生权益造成的损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以教育法规的名义明文禁止。但在实际执行中,我发现,此类规定往往得不到很好地实施,原因之一是在变相体罚的理解和执行上。怎么定义变相体罚?相关的教育法规没明确定义,且由于其外延很广,种类很多,便成了个模糊概念。无从统计,有多少体罚借着“变相”之名在实施,又借着“变相”之名轻易地逃避了处分。据我所知,有相当多的教师由于忌惮教育法中严禁体罚的规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学生进行形体上的伤害,即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体罚,却巧妙地以另一种罚人于无形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摧残,如
    2023-05-03
    399人看过
  • 幼儿园变相体罚孩子怎么处理
    【案情简介】一段有关南安水头大地双语幼儿园老师拿美工刀吓唬一名男孩的视频在微信和微博上广泛传播,园长称在外出差不便回应,一天过去了,事态持续发酵。(5月23日)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该幼儿园老师确实拿着美工刀指向学生,不管是有意威胁还是不小心,其行为都不妥当。幼儿园的孩子还较弱,根本没有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伤害,如果该教师一个不小心或者失了分寸,该学生极易受的不可挽回的伤害。该教师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体罚,类似这种变相体罚的事例不在少数,有些教师甚至有暴力倾向或者严重的心理疾患,对待学生的错误态度粗暴,致使学生受到了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伤害。长此以往下去,这些教师会把他们的这些情绪及思想传递给学生,给他们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其实在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所进行的体罚或者威胁,都是出于那种极度严重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们之所以威胁甚至殴打学生,其实也是为了他们能够认清好好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多
    2023-12-22
    9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孩子变相体罚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03
      一般是先对教师进行批评,体罚幼儿,经教育不改的,依据《教师法》规定,由幼儿园或教育局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看异性洗澡治安处罚应该具体怎么处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4
      偷看异性洗澡,属于偷窥他人隐私,这种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会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05年8月28日通过2012年10月26日修订同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
    • 老师对学生变相体罚违法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4-04-04
      老师对学生变相体罚违法。体罚一般属于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嘴巴等行为,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 变相体罚侵犯学生什么权利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2
      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8条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陈老师教学中的体罚行为,其实质是教师的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的一种表现,每一次体罚都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心灵伤害是永久的,很难愈合的,有时甚至是无法愈合的。
    • 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9
      如果体罚严重就触犯了刑法,要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