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时效中断条件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条件有: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诉讼时效中断应当注意的问题
诉讼时效中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
1.债务人下落不明时,无法向对方主张权利,但可以到被告所在地提起诉讼,并公告送达,如果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可缺席判决;如果权利义务不明确,可以中止审理,这样就达到了诉讼时效目的。
2.如果民间借贷中,有连带责任保证,在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时,应当及时向担保人同时主张,才能保证借贷、及担保合同都中断。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其胜诉权的制度。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最大限度的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四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的“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
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断,哪些情况适用诉讼时效中断
272人看过
-
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断
222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事由有哪些以及诉讼时效中断能否超过20年
203人看过
-
中断效力是否适用于诉讼时效?
81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案例分析及比较
167人看过
-
怎样中断诉讼时效
30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怎样的,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效力有什么不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6所谓的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同时,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
-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怎么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终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2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
-
什么是诉讼时效的中止?什么是诉讼时效的中断?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1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又称为时效的暂停。
-
诉讼时效中断时的溯及力是否存在安徽在线咨询 2021-10-13诉讼时效的中断一般产生于存在法定事由的某个时点,对于该时点的法律效果,《民法通则》第140条与《民法总则》第195条均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但是,由于《民法总则》的实施改变了普通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的时点如发生在《民法总则》实施前后,则有时效按何种标准重新计算的问题。诉讼时效中断发生在《民法总则》实施前的,此时《民法总则》中的相关规定还未施行,一般应按旧法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例外的情况
-
中断的诉讼时效和中断时效有什么不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29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