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等违法行为应不应该公开个人信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22:11:31 90 人看过

一般不会公开个人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不能公开。处理公民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并非找不到合理的边界,这方面既有相关法规政策可依,政府部门在执行中,也不难划定必要性与非必要性的界限。在不涉及国家、商业机密,不损害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加大对违法者个人信息的曝光,提高违法成本,增强其守法意识。同时建议,在涉及未成年人、受害人、证人时,可隐匿其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对于酒驾、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可以对车牌号等信息进行公开,让这类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未经允许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算是侵权吗

未经允许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算是侵权。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7: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酒驾相关文章
  •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应该负哪些责任
    1、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二、非机动车酒驾也违法吗非机动车酒驾也属于违法,醉驾摩托车将被拘役、罚款。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之一的相关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023-02-28
    288人看过
  • 对公民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应如何定性
    一、对公民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应如何定性对公民个人信息侵害行为的定性标准为: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6.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主体是一般主体;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4.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信息的隐私权。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侵犯公民个人
    2023-08-23
    484人看过
  • 酒驾行为应对规定
    酒驾吹气40不一定就会被处罚,因为判断酒驾和醉驾的标准是通过检测血液的酒精含量。如果血液的酒精含量在20mg/ml—80mg/ml属于酒驾,超过80mg/ml的属于醉驾。酒驾的会被暂扣6个月的驾驶证并会处以1000元到2000元的罚款。&&&隔夜酒驾怎么处理隔夜酒驾的处理如下: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记6分;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记12分;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4、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5、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对醉酒驾车的行为查处的很严,一旦被抓住肯定是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具体就包括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2023-07-17
    254人看过
  • 公司违法行为应该如何起诉
    起诉公司的流程如下:1、立案受理:(1)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起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2)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送达不予受理裁定书。2、庭前准备:(1)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被告应诉后,向原告送达开庭传票。法院在依法传唤双方当事人的同时,应做好开庭的各种准备,如通知必须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调查必要的证据,向当事人告知合议庭的成员,主持庭前交换证据等;(2)对当事人而言,首先,当您或您单位被起诉后,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您或您单位应当依法应诉,并应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间内提交相关证据。其次,应做好出庭参加诉讼的各种准备,依照人民法院的传唤,
    2023-07-01
    156人看过
  •  酒驾交警如何应对酒驾行为
    酒驾的处理方式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等。对于饮酒驾驶营运车辆和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处罚更加严厉。严重者将被终身禁止重新取得驾驶证。酒驾的处理方式如下:1.如果饮酒驾驶车辆被警方发现,将被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罚款1000元至2000元不等。2.如果之前因酒驾已经被处罚过,而再次在酒后驾驶,警方将会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1000元至2000元不等。此外,将被吊销驾驶证。3.如果饮酒驾驶营运车辆,将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罚款5000元。同时,将被吊销驾驶证,并且在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4.如果饮酒过度,警方将会将其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5、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的,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6、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
    2023-11-15
    404人看过
  • 应该如何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违法所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违法所得的认定应从个案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概而论。违法所得认定标准是:1、违法所得的获取手段具有违法性2、违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3、违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4、违法所得只能由国家授权的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程序才能认定。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八
    2023-02-28
    388人看过
  • 饮酒后应该等多久才能开车?
    最好第二天再开车。喝酒后多久再开车这个没有标准规定,因为每个人体内代谢能力不同。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驾驶人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喝了啤酒多久能开车喝一杯啤酒或半两白酒,最好等到10个小时后再开车,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最好在一天后再开车,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更长时间才可以开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
    2023-07-02
    164人看过
  • 个人信息被侵犯的违法行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有以下这些: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2、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3、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何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对这一认定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基于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解释分别设置了“50条以上”“500条以上”“5000条以上”的入罪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此外,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
    2023-07-07
    351人看过
  • 个人协议违约应该如何处理违约行为
    一、个人协议违约应该如何处理违约行为个人之间签订协议违约解决方式是,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法律其他规定。二、合同违约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7.法庭辩论终结
    2023-09-17
    156人看过
  • 具体哪些行政行为应该公开
    1.法律公开。法律是国家认可或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废止的前提,是公民权利义务得以确认的法定形式。为此,人人应该知晓、熟悉法律保护哪些行为,允许哪些行为,反对、禁止哪些行为,从而也就真正获得了自由。在一个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不做法律禁止的一切事情。如果没有法律就没有规范,缺乏准绳,会使公民无所适从。制定了法律不予公布,不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掌握,等于没有法律。所以法律应公布,而且应利用一切宣传机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这是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行政主体公开。社会需要有序,否则公民的合法权利没有保障。正如**斯鸠所说:“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所以需要政府,需要管理。我们的人民政府和由法律授权的组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进行全
    2023-06-01
    319人看过
  • 酒驾行为应共同追责
    有连带责任。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下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醉酒驾车肇事,乘客亦应有责驾车人在饮酒状态下,对自己的行为认识往往比较模糊,自制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给本人他人造成危害。此时同乘的人如进行劝阻或制止,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对乘车人
    2023-07-07
    363人看过
  • 信息公开不等于信息出卖
    商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5月1日就要实施了,但您认为政府信息和公共信息如何界定?北京市新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西锋(以下简称“吕西锋”):政府信息和公共信息二者之间具有交叉关系,已经公开的政府信息即为公共信息的一部分。公共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不仅仅限于政府信息,同时政府信息也不是全部都能构成公共信息。记者:您认为类似工商注册登记资料、身份证信息、高考成绩等是否属于政府应该免费公布的信息?吕西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条、14条、20条、22条、23条、26条、27条、36条、37条等的规定,工商注册登记资料中的公司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及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应当属于公开的事项;而对高考成绩的查询,特别是身份证号码核实是否应当属于公开公布的事项,尚待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关于收费问题,我认为根据以上规定,依法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其公布都应当是免费的,只有在其向
    2023-06-08
    170人看过
  • 代驾违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违章
    一、代驾违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违章代处理违章需要带驾驶人身份证明、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章处罚单、钱和代办人身份证明、驾驶证、行驶证等材料到交通违法地或者驾驶证核发地交通管理部门处理违章。二、代价违规违章行为的记分周期是多长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即记分周期),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从机动车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比如领取的驾驶证是在2014年12月11日,那么到2015年12月12月10日24小时止为驾驶证的一个记分周期。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9分、6分、3分、1分五种。三、代价违规违章是否能代扣分不能。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一次记12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八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一)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二)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
    2023-11-29
    354人看过
  • 公众人物违法应不应该从重处罚
    公众人物违法,不用从重惩罚。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除了有公职的人员违法之外,普通人违法都是依法进行量刑处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024-05-01
    326人看过
换一批
#酒驾醉驾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酒驾
    词条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酒驾
    相关咨询
    • 行为人借用不付利息,应不应该立案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2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将公款交给本人、亲戚和其他自然人的规定,属于挪用公款个人使用,挪用公款金额大,3个月以上未偿还的情况,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事件发生前部分或全部返还利息的,可以轻微处罚的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筹集资金、购买股票、国债等,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得利息、收益等违法收入应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金额。
    • 个人信息公开是否违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2
      是违法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布,该司法解释规定,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信息公开不作为诉状的范本应该怎么写?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30
      我们都能够知道,在我们国家,尤其是现今的这种阶段,政府对于信息的公开是一种工作职责,那么信息公开不作为诉状的范本应该怎么写?根据相关的说法,起诉书中应该包含原告以及被告人的相关基本信息,并且还要有相关的具体事由。详情请看下文。
    • 水利行政复议信息表应该公开哪些信息?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7
      你问的我水利行政复议信息表应该公开的如下信息 ●机构设置、主要职能、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 ●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水利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流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水利相关统计信息;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水利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水利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