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一、判决书生效之后当事人还能反悔吗
判决生效后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反悔的,如果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错误的,可以申请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已判决的案子可以重新起诉吗
不可以再起诉了,已经宣判的判决,原告再起诉法院会告知只能申请再审,但是申请再审需要满足条件,具体如下: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
具备哪些情形可以对已发生法律生效的判决提起再审
411人看过
-
调解书生效后是否可以再度提起审判?
361人看过
-
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书,能不能再审
189人看过
-
对一审生效判决提起再审的程序
324人看过
-
行政判决生效申诉再审可以吗?
447人看过
-
已缺席判决为由提出再审可行吗
76人看过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法院提起再审刑事判决书生效日期?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0法院提起再审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是从最晚领取判决书一方领取判决书的次日开始计算,打比方说对方12.12号才去领取判决书,上诉期从13号开始计算,27号上诉期满,对方如没有上诉,判决就生效。
-
判决生效后再上调解书可以二审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7收到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后不可以上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
-
徐州再审判决生效后,但判决书已经生效,我该怎么办,如何申请再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181、现在徐州市中级法院已经再审判决,其适用的是二审程序,判决已经做出立即生效。 2、判决已生效,要想解决你的问题,法律上只有三种办法。 1)通过徐州市检察院提起抗诉。你可以向徐州市检察院提出申诉。 2)江苏高院启动再审程序。你可以向江苏高院申请再审。 3)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 3、第2条第1种办法你已经用过,不很理想。你可以向江苏高院审监庭提出申诉,请求再审。或向最高人民法院控告、申诉。 4、如果
-
一审判决书生效后,能否向一审提出再审?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1、不能申请再审了。因为法律规定的再审时限是判决书生效后2年之内。2、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3、但你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五条“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规定,向检察院申诉,请
-
不服判决书提起再审可以恢复夫妻关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法院调解离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或者是法院判决离婚,判决书生效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即通过法定程序解除了,离婚的事实已无法改变,不能通过再审恢复婚姻关系。能够提出再审的,只限于对法院主持的调解离婚达成离婚协议中牵涉到的财产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或者离婚判决书中涉及到的财产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申请再审。如果有离婚协议或者判决中未牵涉到的财产的,则应当另行起诉。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