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向向被起诉方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一般到区县级法院起诉,但涉及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当事人已经约定管辖的,以约定的为准。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买卖合同欠款管辖规则
买卖合同欠款管辖规则在一般情况下是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外,当事人有约定的,约定的法院有管辖权。虽然当事人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但是当事人约定的法院必须属于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所在地、被告住所所在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之一,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面临法院不予受理的后果。
二、悬赏广告纠纷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当事人已经约定管辖的,以约定的为准。当事人想约定管辖时,在不违反法院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情况下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没有约定管辖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三、抵押合同诉讼管辖范围有哪些
抵押合同的诉讼管辖范围是:1、以当事人约定的、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为管辖法院;2、未约定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3、如果抵押的是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
因多份合同发生纠纷能够一起起诉吗
141人看过
-
合同纠纷发生的客观原因,合同纠纷发生的主观原因
189人看过
-
因为合同纠纷起诉分公司可以吗?
426人看过
-
车辆因保险合同发生纠纷起诉费是多少
66人看过
-
因为合作协议发生纠纷去哪个法院起诉?
275人看过
-
发生劳务合同纠纷诉讼可以到哪里办理
306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发生可以怎么解决,房产纠纷应向哪个起诉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发生房产纠纷可以怎么解决1、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经过协商一致,确定争议的解决办法和解决途径。这也是解决纠纷的最好办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效果,有时还会使得争议纠纷越来越严重。2、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解决纠纷,我们在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时,常会约定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是选择仲裁还是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以便跟好的解决纠纷。3、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个
-
因多份合同发生纠纷能够一起起诉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6如果多份合同都是证明同一个事实,构成同一个法律关系的,则可以就多份合同一起提起诉讼。 即使是分开起诉的,如果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也会进行合并审理。
-
哪儿能起诉合同纠纷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纠纷去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一般是没有争议的,对于合同履行地法院的确定方法是: 1、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合同履行地点有约定的,则按照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从而确定合同履行的管辖法院; 2、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按照合同纠纷中争议标的的种类来分别确定合同履行地。 争议的标的是给付货币的,以接收货币一方的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
因借款合同纠纷逾期多久可以向法院起诉啊?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27借款合同逾期多久可以诉讼应当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时限来进行认定,如果没有明确规定时间的,则在发生借款逾期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诉讼处理,具体情况下,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处理。
-
夫妻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起诉离婚可以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8根据《》的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