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基本要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8:21:35 326 人看过

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客观廉洁、公正守密、严谨求实、遵章守法、以人为本、亲和力强、善于沟通、与人为善、注重合作、促进和谐。

基础知识

(1)劳动保障法律与政策

1)劳动法的概念和渊源;2)劳动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3)劳动法律关系;4)劳动保障政策

(2)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基础理论。

2)劳动关系主体:劳动者和工会,用人单位及其代表组织,政府。

3)劳动关系的运行。

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参与制度;劳动规章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4)劳资冲突及其处理

员工不满和申诉的处理;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

(3)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2)工作分析

3)员工招聘

4)绩效考核

5)薪酬管理

(4)劳动经济学

1)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

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3)工资决定与工资结构

4)宏观经济与就业

5)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

6)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5)其他基础知识

1)社会学

2)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更多劳动知识,请点击劳动法首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1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本溪市劳动关系如何调转?
    凭离职证明前往当地社保局和公积金中心办理就可以的。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第一,要保留员工关系转移原因的证据,以证明企业的行为确因客观情况,而非主观恶意,以便在发生法律诉讼时,不至于太过被动。第二,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关于协商,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在确定转移员工的名单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召开全体会议,也可以召开部门内会议,由部门负责人对涉及到的人员进行小范围开会。无论哪种会议方式,企业在此期间均应注意保留证据。比如,在召开会议时,要求所有涉及员工签到。在会议中,企业应坦诚地告知劳
    2023-06-17
    480人看过
  • 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劳动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劳动法律关系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依据劳动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公民、法人的劳动权利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哪些?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雇主。根据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因此,劳动法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
    2023-07-11
    98人看过
  •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报考条件有哪些?
    一、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7年以上。(7)、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二、什么是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关系协调师指从事宣传和监督劳动保障法律实施、管理劳动合同、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三、工作内容(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2)、
    2023-04-02
    324人看过
  • 劳动关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2、此外,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3、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等。一、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什么1、劳动是一种结合关系因为从劳动关系的主体上说,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为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强调劳动者将其所有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结合关系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观察就是对劳动力的使用,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纳入其生产过程。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力始终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存在,而非产品。这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劳务关系的本质特征,后者劳动
    2023-03-24
    230人看过
  • 劳务关系基本特征
    仲裁委员会
    1、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在人身上不具有隶属关劳务关系。2、工作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并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4、主体具有不特定性,提供劳务方和用工方都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组织。狭义的劳务关系的特点:1、是一种准劳动关系。2、用工方不具备劳动法中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或者具备主体资格但工作内容具有临时性。3、由用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4、根据用工方的指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5、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劳务关系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后的第二天就正式确立了,劳动合同中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相关的权利,如果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哪一方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规定,可以进行劳动仲裁。一、劳务合同与劳务协议有什么区别劳务合同与劳务协议没有本质区别,劳务合同
    2023-06-25
    300人看过
  • 认定劳动关系的基本标准,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
    一、认定劳动关系的基本标准认定劳动关系的基本标准是: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首要的与独立的标准。原因在于,这种关系是人身隶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2.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这应当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一个结合性的标准。所谓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之所以成为用人单位,就在于它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二、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有: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发生劳动争议,当事
    2022-07-04
    289人看过
  • 具体要求: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劳动者提交辞呈不一定导致解除劳动关系案情回放:原告宋某于2007年2月在被告北京某建设公司任经营部副经理;4月13日,宋某向被告公司提交辞职书以感到身体状况不佳、身心俱疲,难以继续担任本职工作,要求辞去经营部副经理一职,公司称,宋某自提出辞职后未再上班,故双方的劳动关系于5月14日解除,解除原因为宋某单方提出辞职。宋某称其提出辞职只是一个意向,法律并没有规定30天后一定解除劳动关系,并提交被告公司6月5日向其发放的一份告知函,该告知函系被告公司通知原告解除劳动关系。宋某同意解除劳动关系,认为双方于6月5日解除劳动关系;另提交一
    2023-07-05
    358人看过
  • 了解劳动关系认定的基本原则
    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劳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事实劳动关系应该怎么认定认定事实劳动关系需要的资料是:没有劳动合同的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等,以及劳动纠纷当场的视频、录音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
    2023-07-06
    441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包括什么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不应包括未形成劳动关系之前的就业过程。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时就业与劳动关系又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国的《劳动法》将就业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是出于
    2023-02-19
    133人看过
  • 要求确认劳动关系资料
    确认劳动关系的材料有哪些?1。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用工合同,同时有下列情形的,建立劳动关系。(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由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偿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第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在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考下列文件:(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支付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记录;(二)用人单位发给劳动者的能够证明劳动者身份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三)员工填写的《登记表》、《申请表》等招聘记录;入职申请表;(四)考勤记录;考勤卡(IC卡)或纸质卡或考勤表;(5)其他员工或客户的见证证词。时效制度是指权利受到侵害的债权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人民法院不再保护债权人权利的制度。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
    2023-05-31
    453人看过
  • 协调与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包括哪些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协调,又称劳动关系三方原则。根据1976年144日6年144日《三方协商促进国际劳动标准公约》的规定,三方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与雇主和工人就制定和实施经济和社会政策而进行的一切交流和活动。也就是说,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涉及的劳动关系,如劳动立法、经济和社会政策制定、就业和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和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产业行为的规范和预防。河北省关于建立河北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通知发布部门:河北省发布文号:冀劳社[2002]42号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经贸委、市企业家协会: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经贸委和省企业家协会建立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机制,应按照建立促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调,政府依法调整”的目标,通过密切合作,共同就解决劳动关系中带有全局
    2023-08-07
    493人看过
  • 劳动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023-06-05
    427人看过
  • 劳动仲裁关系调入
    1、申请;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2、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3、开庭;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将进行申请人明确请求、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庭调查事实、当事人双方举证质证、辩论、陈述最后意见等环节。4、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5、裁决;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一、被拖欠加班费的仲裁流程是什么?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
    2023-03-11
    441人看过
  • 重视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解决
    各级工会大力加强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切实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各级工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网络,积极配合人大、政府开展执法监督检查,认真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活动,促进《劳动法》、《工会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各级工会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损害职工权益行为提出整改建议。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活动,推动政府和企业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解决了一些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损害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突出问题。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全国企事业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17.0万个,比上年增加2.1万个,覆盖职工437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本年度受理违法、违规案件
    2023-06-10
    369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关系协调师是职业是什么意思,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本质是怎样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8
      劳动关系协调师是什么? 概念: 劳动关系协调师指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 职业特性: 协调员充当“润滑剂” “企业和员工之间发生纠纷,主要是缺乏沟通渠道,导致两者之间无法建立好的劳动关系,最后对簿公堂。”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少,也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
    • 劳动关系协调员与协调师一样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
      职称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得到的,比如像教授。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在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所以协调员不是职称,只是一个岗位。协调则体现你工作的性质。
    •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1-09
      劳动关系调动协议中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调整。
    • 哪些叫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关系协调员职责是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4-09-02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责: (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2)管理劳动合同; (3)参与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4)进行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开展劳资沟通和民主管理; (6)协调处理员工申诉和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现状: 目前,劳动关系协调员主要分布在区域性调解机构、地方行业工会、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以及用人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和法务等部门。截至2004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 协调劳动关系的意义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3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以经营权为基础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a《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劳动关系管理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企业内部劳动规则以企业为制定的主体,以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为表现形式,只在本企业